問:范講師您好,隨著接近道場日久,
後學覺得自己對修行慢慢變得沒有感覺了,
提不起熱情參與道場,該怎麼辦才好?
答:我們一開始接近道場,
常常是因為親友的邀約,
盛情難卻之下勉為其難來求道,
不一定是想要修行才接近道場,
一旦求道之後,
有的引保師對於進一步成全
便沒像渡人時那麼帶勁,
通常也會讓求道者有種引保師已達目的,
自己不再受重視的失落感。
修道,
說起來和游泳差不多,
有些人是天生好手,
一開始就可以游得很好很快,
但這種人畢竟是少數。
你看喜歡游泳的人,
每一次跳下水都是笑嘻嘻的,
而且一次游的比一次遠,每次都在進步。
真正決定成敗的關鍵,
通常不在於天賦,而在於有沒有熱情,
有熱情就有動機,
做喜歡做的事,
可以把我們的才能發揮得淋漓盡致,
過程可能辛苦,
但卻反而熱血沸騰,
疲累似乎也不當一回事。
最近紀念白水聖帝成道二十週年,
許多人是之前參加過崇德百代薪傳的前賢,
去問問他們吧!
應該會有些不同的答案出來。
坦白說,後學覺得,
您不是沒有熱情,
而是不知自己熱情所在為何?
也許你不應該看道場大家都在辦什麼事,
來決定自己該參與什麼?
或是看到大家都做的很好,
就認為自己實在差勁。
我相信你一定比你想像中還要有熱情,
但可能是設定了某些過高的目標,
自己的目標一旦拿來和別人比較,
往往就轉變成壓力。
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人事物,
只不過沒有認真去發掘和追尋,
沒有探尋,往往只能隨波逐流,迷糊混日。
有時我們可以看一下,
如果你做的是自己樂於做的,
我們可以看一下古聖先賢的傳記,
或是前人老前人輩的行誼,
應該會得到很大的啟發,
修行最珍貴的,
是這段心靈不斷成長的過程,
我們應該要去享受這段過程,
而不是不斷的感到挫折和失落。
正瑩書院落成後,
每週都有安排道親輪值打掃,
他們一來就是掃地、收垃圾、
掃厠所、擦玻璃,
做的是最基本的工作,
但他們的內心是喜悅的,
收工時滿臉都是感恩都是法喜,
這種彌勒相常會出現在新道親臉上,
做什麼事、對什麼人
都快快樂樂客客氣氣的。
每個人修行的因緣天差地別,
只要能樂在其中就好,
如果認為只有上台傳題
才是了愿,才是行功,
那就太狹礙了些。
每個人的立志和經歷都不同,
當炊事組機動組也很好,
不一定是上講台才叫做好。
在修道上,
我們不用太刻意去贏取別人的讚美,
也不用隨意評斷別人的修行方式。
還有一種可能,
道場沒有機會讓你發揮,
或是根本不知自己熱情所在?
當然道場上,
有時你也會接受到你不愛做的任務,
這是必然會發生的過程。
要求所有的事都圓滿,
這種想法的本身就不圓滿,
更何況要求所有碰到的事都是你喜愛的,
幾乎可說是一種苛求了。
如果你這次排到的是自己不喜歡的事,
那麼有機會輪到做你喜歡和快樂的任務時,
就要更發揮熱情才是。
不過依後學的經驗,
只要是你喜歡的事,
通常不用等別人來安排,
自己早就跳進去做的不亦樂乎了。
其實修行是一種心態轉化的過程,
禪宗有段文字形容的很好:
「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
有一天你會發現,
自己一直都在做自己最熱愛的事,
只是我們一直認為這樣的生活理所當然,
而不覺得有何精彩之處。
剛求道時,
如同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新天地,
重新開始新生活,
每天都有各種改變,
認為修辦讓生活過得精彩忙碌無比。
過一陣子又覺得投入太多,
想要休息一下,想要改變一下。
直到有一天我們頓悟到
原來修行離不開生活中的一切,
我們才發現了其實真正的熱情不是來道場,
而是認真的去生活,
用心的去過每一天。
不要問後學該怎麼提起熱情,
當你做對了某件事,熱情會自己跑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