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生死一線間--談因果與業力
范聖杰
前言
有人說現代的生活文明是以前人想不到的,相對的,現代人心靈晦暗程度也是古人想不到的。我們在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的同時,人類的道德水平也降到前所未聞的低標。我們正站在歷史的分水嶺,地球的生態環境,人類的思想道德,科技的研發進步,都到了一個非改變不可時機點了。
常看到電視上許多廣告,打著各種謢膚化妝品和保健食品,每間百貨公司週年慶時人潮洶湧,心中總有些感慨。許多人雖然外表亮麗光鮮,保養得宜,但是言行傲慢無禮,內心無半刻安寧。他們花了許多時間去妝扮粉飾,似乎很重視鏡子內的自己,卻不願花任何時間去除內心的骯髒和習氣,可謂本末倒置,認假為真。
記得有次過年前,後學的背包掉了,為此後學生氣了一整天。若是平常掉了皮包,只是補辦證件罷了,偏偏裏頭有該年加發的年終獎金和尾牙抽中的禮卷,算是一大筆損失,我整天一直在掉了一大筆錢的情境裏出不來,一直回想可能掉在那裏?如果當初直接把錢放在口袋就不會丟了…。晚上後學太太看我一整天板著臉,終於沉不住氣對我說:「你這個樣子,好像認為背包裏的東西可以跟你一輩子一樣,我看遺失的不是背包,而是你的心」我心頭一驚,既然將來什麼都帶不走,我這樣的情緒表現不是很可笑。
同樣的,名利、財富、權勢、地位…等,在無常大鬼面前一擺,都變的極為渺小而不足道,這些東西的份量,只是將來別人聊天的資料,而不是我們真實的生命。「萬般帶不去,只有業隨身」,雖是老話一句,可是多數人只要一口氣還在,總是認為機會還多,修行等將來再說,可是修行是一日修一日功,一日不修一日空。人生不滿百,一旦無常到來萬事休,我們要時時把修行放在心上,時刻反省自己,時時把握機會結緣渡化。
無上大涅槃,圓明常寂照
在百喻經裏曾有這樣一則故事,有位婦人因為兒子死了,她哭的死去活來,鄰人告訴她可以去問佛陀,她見到佛陀後,佛陀告訴她:「你去拿個茶壺,壺內放石頭和油,再把茶壺放到湖底,只要你能把油沉到水下,讓石頭浮到水面,他兒子就可以復生」。婦人想盡辦法後終於放棄,佛告訴婦人:「凡人造下的業,就像壺裏的油和石頭,善業像油自然上升,惡業像石頭一樣下沉,已結成的果是無法去更改的。」我們修道辦道,去除習氣毛病,就要把握現有的時間,等到老年才修,所造諸因已成定果,一生所作善業惡業幾已蓋棺底定,只能抱憾而逝。
六祖壇經:「無上大涅槃,圓明常寂照,凡愚謂之死,外道執為斷。諸求二乘人,目以為無作。」最真實的因果,正是因為不明自性根本,隨著無明而妄動胡作的結果。慧能大師直接道明「死亡」對修行人來說只是分段的假象,借著假的生死以回歸到原本的自在清淨,反觀一般凡夫只能隨業生死,而外道誤以為死了就什麼都沒有,小根器的修行人卻又認為什麼都不動心才是最高的境界。這就是因為我們對生死的認知不正確,所以會累世一直的輪迴。
生死事大,無常迅速
我們必須面對死亡,然後才有法子活在當下。「生死事大,無常迅速」,但是我們卻常一天拖過一天,因為我們覺得還有明天。所以當一個人願意去思索生命,一定要時時考量到死亡和無常,他才算的上精進。莊子:「我本不願生,忽然生在世,我本不願死,忽然死期至」,如果生死是可以預期的,那就不叫無常,老中青少任一階段都有人會遇上。面對死亡時,生命才會顯出價值,才會了解我們虛耗了多少青春,也才會正視自己這一輩子的所作所為。只有透過死亡,我們才會認真的面對生命這件事。正視死亡,我們可以面對靈性,思索生命的價值所在。所以談生死,不是消極負面,而是大智大勇的表現。
常聽到有人說他覺得自己業力深重,沒有辦法修行。這只是推託之詞,業力深重,當下懺悔就當下清淨,「以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後種譬如今日生」,怕的是我們沒有意願改變,真要改變,再大的業力都變成助力,愈大的阻礙會激發出我們更大的愿力。覺得自己業力重,那要趕快重生!我們以為生死是指上下輩子間的事,其實不然,生死就在我們的一念之間,就在我們的一口氣之間。修行人怕的是沒有心沒有愿不想改變,改個念頭換個想法,不就是新的人生了。古德講的「一念一輪迴」,我們要超生了死,就要學會轉念,學會正確面對事物應有的心念。過去如何種種,總要下個決心放下,總要下個決心改變,便是真實的解脫生死。剛開始可能一天只有一個念頭能超越,慢慢的每日都能念念超生了死,最後便可一世超生了死,乃至生生世世超生了死。生死不是只看那最後一口氣,而是時刻都要把握得住,時刻都準備要放下。
上輩子帶來的業力不會改變,但想法看法改了,整個業力的結構就了。因為業力的組成包含三個部份:「心念、言語、行為」。一般人只著重在外在行為,但心念未改,克制一陣子又故態復萌,所以累世求出無期。我們求道後,明師一指點正是修心的無上妙法,從自我的心念著手,由內而外,如水到渠成,靈性當家作主,良心現前,誠心抱首時時反省,業力雖然還是業力,但我們的心已經轉了,不會再造新的惡業,業力隨著我們的的行功了愿,自然「隨緣解宿業」,化過往所造的業力於無形。
精進與持戒
後學常覺得,修道不能改變過往業力有二大關鍵,一個是不精進,另一個是持戒不精嚴。因為沒有精進的去行功了愿,福德不足,在修辦的路上便干擾重重;持戒不精嚴,邊修行邊漏失,無法提升自己的知見境界。這時要發大心愿,財施法施無畏施三施並進,難行能行,難辦敢辦,關聖帝君曾有訓示:「道中無模範,唯我立標桿」,行道勇於擔當勤於任事,邀得天心,功德如水入池漸盈漸滿,不但可以解除業力牽纏,更可報恩了愿,成就三期大事因緣。因果業力最多障你一世,擋不了一顆真正要修辦的決心和愿力。
有朋友問後學:「你們道親都只顧跑道場,不顧家庭、事業,這樣將來怎麼過生活呢?」我回答他:「我們道親也顧家庭事業的,只是不是一般的妻恩子愛,金錢物質」他問:「怎麼說呢?」我答:「我們提倡孝道,要大家懂得孝敬父母尊長,讓人人懂的慈愛和關懷,這是顧家庭;「道」能讓大家能除去貪嗔癡,超越生死的輪迴,保持正信正念,樂觀積極,所以渡化眾生是我的事業。真要說起來,我們道親才是真的顧家又顧事業」。朋友聽完後對我說:「謝謝你,因為你們雖然常不在家,但卻能給社會帶來幸福和安定」
我們修行,只要覺得這件事是有必要的,那就要趕快去作,不用太再意社會一般人的看法。今天我們明白道理了,今就得辦就得改,這才是修道人的本色。等有空再修,等有空再改,等有緣再辦,等這等那,可惜無常不等人,多少人為塵俗凡事拖住,不能認真修辦,最後落個有名無實,得緣失緣,才更叫人傷心。
明師指授與解脫生死
知道修行但沒遇上明師,就算花十倍的精力,都不一定能成道。遇不到明師,不管這個人的成就多大,終究只是一個人,他見不到佛性,也沒得印證佛性存在,因為他沒有辦法超越自己的見解,了不起做為個大學者或無神論者,而洽洽是越聰明的人,越無法超越自己腦袋所設下的限制。此外,一個對社會有極大貢獻的人,也不一定就能超越生死,因為他一輩子服務的對象是人,而不是靈性,雖然具備了很好的福報善緣,不見得有解脫生死的因緣,只能往生天界為神享受百年馨香。
累世的因果業力,要能化解消瀰,光有智慧聰明和廣大愿心是不夠的,重要的還是要藉著一代明師的指授和大威神力,透過參辦實修,才能真正解脫。只有打開玄關竅,善用天賦的這一點靈性,才能解脫輪迴,所以說明師難遇!「無量無數歲,空過無有佛,眾生墮惡道,世間道冺滅」。沒有明師指點,眾生只會走向毀滅,要超生了死根本談不上。
師心我心、慈悲無量
曾經有班法會,濟公老師到壇後,有位點傳師向老師叩首請求:「三才都是捨辦的人,其他仙佛退竅後,他們都能迅速復原,可是只有老師您借的竅手,最少都要休養一天才能復原,求老師慈悲,不要讓竅手受這麼大的苦」濟公老師突然不發一語,沉默了約三分鐘,淚流不止,現場大家都不知發生了什麼事。
然後老師轉身向辦事人員說:「徒兒們,你們可知道,為師身上揹的業力有多重嗎?」「為師肩上扛的是所有徒兒六萬年來的業力,為師雖然借竅,還是承擔著徒兒們的業力,我若是不揹,徒兒們業力牽纒下,不但今天法會沒有班員,連辦事人員恐怕都沒幾個到得了」
老師轉身向點傳師們道:「為師借竅,不過一個時辰,你們就會為竅手求情,可你們又有幾人體諒為師肩上的負擔,是何等的沉重啊!」「為師從來沒有想過要放下肩上的業力,只要徒兒不放棄為師,為師會永遠的扛下去,你們不要讓為師屏山空候啊」
一代明師對於徒兒最大的付出,竟然是義無反顧的一肩挑起所有徒兒造下的罪業,這是何等的慈心大愿!又是何等的悲慘悽烈!在報章新聞上屢屢見到有人受不了債務催逼而自殺,那麼如果是累世殺生罪業的積累,其催逼程度豈不高過社會新聞所報千百倍,而老師為我們一肩扛了,只因為我們求過道,是祂老的徒兒這麼簡單的理由。堪嘆的是,我們這些老師口中所謂「心愛的徒兒」之中,又有許多人是對這個老師愛理不理的,卻沒有減損老師對我們任何人的關愛。濟公老師為我們付出這麼多,堂堂一代明師最大的心愿,竟然只是希望我們能「回家」這麼卑微的期待!「一指之師終北面,一世師徒萬萬年」老師為我們實在付出太多太多了,若非如此,以我們白陽弟子修辦的程度,怎能輕易清償萬年宿業,說來全是天恩師德的緣故。
結語
我們知道修行後,承受因果業力變得理所當然,為自己扛也為眾生扛,雖然我們常向老師抱怨「怎麼我受的考驗這麼大」,換個角度想,老師也為我們接受考驗而緊張,怕我們受不了考退了道心。因果業力讓我們精進修行,也讓許多人停滯不前。白陽開普渡,我們有這個責任,要破除眾生的無明業力,也為慈悲的老師分擔祂肩上的一點負擔。只要志愿立定,勤加修辦,定能成就自己的菩提覺路,超越生死業力枷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