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FB粉絲群: 彌勒書院粉絲群  FB社團: 彌勒辦公室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文章 - 修行人生 -- 活佛師尊醒世妙文

修行人生 -- 活佛師尊醒世妙文

[日期:2017-05-04]   閱讀:

壹、前言

《華嚴經》形容「心如工畫師,能畫種種物」。我們的心好像一個「畫家」,可以畫山水、畫花鳥、畫人物,「天堂、地獄」都是由我們的心所造,所以説:「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心也是頓悟入道的要門,然而平常我們看山,看水,看花,看草,看人,看事,看盡人間萬象,卻很少人「看心」。心的形象、住處到底如何呢?「心」,非青非黃、非赤非白、非短非長;「心」,不去不來、不垢不淨、不生不滅;「心」,不住善惡、不住有無、不住内外、不住中間、不住高下、不住大小。因為「善惡」、「有無」、「大小」都是「對待法」,而真心是「絕對」的。

現今修行者常言:我巳皈依某個有名師父或某大道場而沾沾自喜;事實上如果透過修行,仍沒有唤醒心靈的覺醒;凡情俗事仍然看不開、放不下,心隨境轉;六根不淨。那麼,就算再修行廿年還是一事無成。要知道:風箏是逆風才能向上直飛。一個真修有為的君子當知:「痛苦中生菩提,憂患中證品蓮。」唯有在逆境中承擔挫折,才能在苦中成長自己。且看「活佛師尊醒世妙文」給眾生的開示。

貳、本文

一、原文

紅塵白浪兩茫茫 忍辱含和是妙方 到處有緣延歲月 終身守份度時光

休將自己性田昧 勿把他人過失揚 謹慎應酬無悔怨 耐煩作事好商量

從來硬弓弦先斷 鋒利鋼刀最易傷 惹怨都從閒開口 招愆都為熱心腸

是非不必爭人我 彼此何須論短長 喫些虧兒原無害 讓他幾分有何妨

春曰才逢楊柳綠 秋風又見菊花黃 榮華終成三更夢 富貴還同九月霜

生老病死誰代替 酸甜苦辣自承當 陷趨貪嗔真地府 公平正直是天堂

麝因香重身先死 蠶為絲多命早亡 生前枉費心千萬 死後空餘手一雙

由此看來果無趣 莫如趁早修性王 果然明暸其中意 自知道運誰承當

逞強好勝原有害 百年渾如戲一場 頃刻戲罷鑼鼓畢 但問何處是家鄉

眾聞此語速領悟 勿負祖德苦心腸 牢記此意能背誦 才是中的好兒郎

醒世妙文對徒告 能遵行者躲災殃 欺人欺己天鏡鑑 昧性昧心細思量

天網恢恢疏不漏 人海茫茫善者彊 謹遵淺言力行進 鞭策自勵前程廣

二、淺說

紅塵白浪兩茫茫 忍辱含和是妙方 到處有緣延歲月 終身守份度時光

(一)布袋和尚: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二)寒山問拾得:

「世間人謗我、欺我、辱我、輕我、惡我、罵我、騙我時,我應該怎麼辦呢?」拾得:「那只有忍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過幾年再看看他。」寒山又問:「除此之外還有什麼秘訣嗎?」拾得:「秘訣倒是有,最好再參學彌勒忍辱偈:『老拙穿衲襖,淡飯腹中飽;補破好遮寒,萬事隨緣了。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説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隨他自乾了;我也省力氣,他也省煩惱。道樣波羅蜜,便是妙中寶;若知這消息,何愁道不了。人弱心不弱,人貧道不貧;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辦。世人愛榮華,我卻不待見;名利總成空,食心無足厭。勸君即回頭,單把修行幹;做個大丈夫,一刀截雨斷。跳出紅火坑,做個清涼漢;悟得真常理,日月為鄰伴。』」

(三)對長輩謙虛是本分,對平輩謙虛是修養,對晚輩謙虛是高貴,對所有人謙虛是安全。

(1)克己制怒的故事(附錄一)

休將自己性田昧 勿把他人過失揚 謹慎應酬無悔怨 耐煩作事好商量

(—)《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二)隱惡揚善

濟公活佛聖訓:

人往往怒多横語,喜多狂語。

言人之惡,非所以美己。

言人之枉,非所以正己。

故君子攻其惡,不攻人之惡。

講道德,不講是非,說仁義,不說利害。

(三)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四)《聖經》新約全書路加福音第六章:

「Good people do good things because of the good in their hearts.Bad people do bad things because of the evil in their hearts.」(善人從他心裡所存的善就發出善來;惡人從他心裡所存的惡就發出惡來;因為心裡所充滿的,口裡就說出來。)

(1) 善心化人的故事(附錄二)

(2) 《六度集經》(附錄三)

(3) 正直寬恕虚心下士的故事(附錄四)

從來硬弓弦先斷 鋒利鋼刀最易傷 惹怨都從閒開口 招愆都為熱心腸

(一)《道德經。若水章第八》:「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二)柔弱勝剛強:《說苑。敬慎篇》:「常樅疾,老子往問焉,常樅張其口而示老子曰:『吾舌存乎』老子曰:『然。』『吾齒存乎。』老子曰:『亡。』常樅曰:『子知之乎。』老子曰:『夫舌之存也,豈非以其柔耶,齒之亡也,豈非以其剛耶。』常樅曰:『嘻,是已。』」

(三)師尊聖訓:

言語之大惡者,莫過於造裡,要以謹慎真確為第一。

心術之大惡者,莫過於深險,要以光明正大為第一。

行事之大惡者,莫過於苛刻,要以篤實老成為第一。

是非不必爭人我 彼此何須論短長 喫些虧兒原無害 讓他幾分有何妨

(一)邵康節:「有人來問卜,如何是禍福,我虧人是禍,人虧我是福。」

(1) 忍辱不較(附錄五)

(2) 忍辱消禍(附錄六)

春曰才逢楊柳綠 秋風又見菊花黃 榮華終成三更夢 富貴還同九月霜

春季時日才剛看到低垂岸邊的楊柳樹葉青青翠綠,儼如美妙少女的長髮飄曳,葉色晶瑩剔透,顯現春天的氣息。可是經過幾個月秋天到了,反而是金黃菊花滿山開。

榮華終成三更夢 富貴還同九月霜 生老病死誰代替 酸甜苦辣自承當

陷趨貪嗔真地府 公平正直是天堂 麝因香重身先死 蠶為絲多命早亡

麝是一種形狀似鹿而小,沒有角的獸類。雄麝臍部的分泌物,香味很濃,可以用為興奮劑或香料,因此常被捕捉。蠶能吐絲作繭,蠶絲所織成的綢緞美麗柔軟,所以人們努力養蠶抽絲。

(1)石崇巨富難保身的故事(附錄七)

 

生前枉費心千萬 死後空餘手一雙

(一)濟公活佛聖訓:「人爵那有天爵貴,功名焉有道名高。」

(二)濟公活佛聖訓:

世間有五種不能保障

第一:錢財珠寶,不能保障,因為「盗贼可偷」。

第二:聲望地位,不能保障,因為「仇敵可敗」。

第三:眷屬親友,不能保障,因為「此心可變」。

第四:病苦老死,不能保障,因為「肉身可壞」。

第五:命運劫數,不能保障,因為「業力可隨」。

世間有五種可以保障

第一:積善福德,能夠保障,因為「功果可存」。

第二:持戒忍辱,能夠保障,因為「禍害可遠」。

第三:行道濟世,能夠保障,因為「大德可化」。

第四:智慧布施,能夠保障,因為「內財可蓄」。

第五:修心養性,能夠保障,因為「聖賢可成」。

(三)《六祖壇經》:

「思量惡法,化為地獄;思量善法,化為天堂;毒害化為龍蛇,慈悲化為菩薩;智慧化為上界,愚痴化為下方。自性變化甚多,迷人不能省覺。回一念善,智慧即生。」「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能滅萬年愚。」

由此看來果無趣 莫如趁早修性王 果然明暸其中意 自知道運誰承當

逞強好勝原有害 百年渾如戲一場 頃刻戲罷鑼鼓畢 但問何處是家鄉

(一)布袋和尚

吾有一軀佛,世人皆不識;不塑亦不裝,不雕亦不刻。

無一塊泥土,無一點彩色;工晝晝不成,賊偷偷不得。

體相本自然,清淨常皎潔;雖然是一軀,分身千百億。

(1)大布施。小布施的故事(附錄八)

 

眾聞此語速領悟 勿負祖德苦心腸 牢記此意能背誦 才是中的好兒郎

醒世妙文對徒告 能遵行者躲災殃 欺人欺己天鏡鑑 昧性昧心細思量

天網恢恢疏不漏 人海茫茫善者彊 謹遵淺言力行進 鞭策自勵前程廣

 

參、結語

修道立德:人生所追求的就是道德、正義、真理。

一、修道者修人道而達天道:

修道要改毛病,去脾氣,拋我見,除驕慢,摒四相,斷貪嗔,化痴惑,明事理。

二、立德者立大德而法聖賢:

步步腳踏實地,事事中規中矩,念念不忘己職,時時體天應人,對上天不欺心,對前賢不慢心,對後學不忽心,對行道不怠心。

三、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惡人怕天不怕。

四、善如青松惡如花,青松艷麗不如花;有朝一曰嚴霜降,只見青松不見花。

附錄:

◎(附錄一)摘自《中國民間故事》:克己制怒

胡安國是宋朝著名的理學家和文學家,一生遵循學習聖人的德行,官至寶文閣直學士。他年輕時性格特別急躁,有一次對一小兵發怒,並動手打了他,小兵還了手,胡安國心想發怒生氣這並不能解決問題,於是就自訂了本小冊子,專門從經書典籍中摘錄些有關忍的故事來學習,後來慢慢性格變的不急躁了,心胸也變的開闊了。

夏原吉是明朝户部尚書,為人非常有雅量。有人問他:「這種雅量可以學習嗎?」夏原吉説:「我年幼時,遇到冒犯我也必定要發怒。後來我先在外表的臉色上忍,再慢慢忍於心中,久而久之就沒有甚麼事不能忍了。」

李天馥是清朝時合肥人,為人寬厚謙和,累官至武英殿大學士。每次在朝廷上商討事情,他總是持守公平,有同列官員如果有嚴属的言辭或神色,他總是笑著對他們説:「你何必這樣呢?無論甚麼事,平心靜氣都可以解決。我以前也像你一樣,後來慢慢約束克制自己,漸漸就能夠平靜下來了。」

林則徐曾先後任江蘇巡撫、湖廣總督等職。他性情比較急躁,在江蘇任職時,曾經親自書寫「制一怒字」的匾額掛於廳堂之中,時時警惕和克制自己不要輕易發怒,時間久了,人們都很佩服他的雅量。

◎(附錄二)摘自《中國民間故事》:善心化人

清朝時,某地有個德高望重的老者,他富而好德。有一年除夕夜,他準備到正屋出席家宴,雨位奴婢在前面執燭領路,走過院落中時,老者一抬頭發現樹上有人,於是便停住腳步,讓奴婢放下蠟燭拿來一點酒菜,又找了個藉口將家人都打發走,然後對著樹上説:「樹上君子,這裡已經沒有外人了,趕快下來吧!」樹上的人聽了嚇的幾乎掉下來,老者説:「你不要害怕,老夫怎麼忍心抓你呢?」

這人下來後,跪在地上磕頭稱死罪。老者一看,這人原來是鄰居,於是請他過來邊吃邊聊,隨即問他都需要些甚麼,鄰居哭著説:「我家有老母,遇到年荒,已經過不了年了,想到老人家向來很富有,所以做了這種卑劣的事。今天老人家不追究我的罪,我哪敢有其他的奢望呢?」説著又痛哭了起來。

老者説:「我不能周濟鄰居,以至讓你做出這種不好的事,這都是老夫的過錯,現在你吃飽飯,我再給你三十兩銀子,過年之後,你可以做點小買賣,這樣就可以度日了。不要再做這種事了,換了別人不會饒恕你的,而且這是陷你母親於不義。一旦成為盗贼,就永遠不能洗清了!」

鄰居吃飽飯後,老者給了他銀子,又用布包裹了些食物給他,把他送到牆下,對他説:「這些回去給你母親吧。你仍舊從這裡出去,不要讓我的家人知道,我也永遠不會對別人説的。」

鄰居回去後改邪歸正,在老母親去世後,他出家為僧,一心苦修,成了寺廟的方丈。老者去世後,這個鄰居千里趕回來赴喪,並且自己將當年的這件事告訴了大家。

◎(附錄三)《六度集經》一卷第五

昔者菩薩。身為獼猴。力幹渺輩。明哲踰人。常懷普慈拯濟眾生。處在深山。登樹探果。睹山谷中有窮陷人。不能自出。數日哀號。呼天乞活。獼猴聞哀。愴為流淚曰吾誓求佛唯為斯類耳。今不出此人其必窮死。吾當尋岸下谷負出之也。遂入幽谷使人負己。攀草上山置之平地。示其徑路曰。在爾所之。別去之後慎無為惡也。出人疲極就閑臥息。人曰。處谷飢饉。今出亦然。將何異哉。心念當殺獼猴嘬之。以濟吾命不亦可乎。以石椎首。血流丹地。猴臥驚起。眩倒緣樹。心無恚意。慈哀愍傷悲其懷惡。自念曰。吾勢所不能度者。願其來世常逢諸佛。信受道教行之得度。世世莫有念惡如斯人也。佛告諸比丘。獼猴者吾身是也。谷中人者調達是。菩薩法忍度無極行忍辱如是。

白話解釋:

往昔有一位菩薩示現為獼猴,孔武有力,為群猴之冠,明理睿智遠遠超越人類;常懷慈悲,時時想拯救濟助眾生。牠生活在深山裡,有一天,爬到樹上探果實,看到有人跌入深谷,窮盡力氣而爬不出來,哀號了好幾天,呼天搶地渴望別人伸出援手。獼猴聽到哀嚎呼救聲,因悲憫其苦而流下淚來,説:「我發誓所求的成佛之道,不就是要拯救這類苦難的眾生嗎?今天我若不救他,這個人必將窮盡力氣而死。我應當想辦法下去谷底揹他出來。」所以就輾轉進入幽谷,讓那人攀附在自己背上,攀附崖壁上所生的雜草而爬上來,把他放在平地上,並指點他出去的路,説道:「回到你所住的地方以後,千萬別做惡事。」獼猴因為費盡力氣救人出困,非常疲倦就躺下來休息。那人自言自語説:「當初我困在山谷時,都快要餓死了,現在雖然脱困,但若沒得吃一樣會餓死,那麼和被困在山谷中而死,有何不同呢?」剎那間心中起了惡念,心想:「應當把獼猴殺了來吃,以救自己的性命,這也沒什麼不可吧!」就偷偷的拿了一塊尖石頭,往獼猴的頭猛刺進去,以致獼猴頭破血流,滿地通紅。獼猴受到這突如其來的攻撃,驚嚇的從地上跳起來,但一陣暈眩根本無法站起來,只能跌靠在樹旁。但牠心中毫無怨恨之意,反而悲憫這個人不知因果報應且心有惡念,於是牠心裡想著:「這個人不是我所能渡化的,只希望他未來世能常常遇到諸佛出世,信受道法的教導而能得渡,以後生生世世都不要再心存惡念像眼前這個人一樣。」

佛告諸比丘:「那隻獼猴就是我,受困山谷中的人就是調達(提婆達多),菩薩行者之忍辱波羅蜜不可思議,修忍辱行而能渡生死彼岸,就是像這樣奉行忍辱之修行。」

◎(附錄四)摘自《中國民間故事》:正直寬恕虛心下士

湯金釗,字敦甫,浙江蕭山人,是清嘉慶、道光年間的名臣,累官至協辦大學士、吏部尚書,諡「文端」。他為人正直寬恕、虚心下士。

湯金釗沒中科舉時,曾經以教書為業。有一天,他在路上遇到一老翁在橋下哭泣,湯金釗問原因,老翁説自己唯一的女兒去年失蹤了,現在才打聽到消息説可能在京城和珅的府裡,自己想去探望,但路途遙遠,自己又沒有錢。湯金釗對他説:「你如果乘坐運糧的船進京不過十幾兩銀子,我為你準備吧。」第二年,湯金釗給老翁出錢,讓他到京城去找女兒。

老翁進京後,在和珅府中找到了女兒,女兒在這非常受寵愛,當得知是湯金釗給父親錢進京時,便將此事告訴和珅想要報答。當時正值鄉試,和珅便寫了一封信給主考官,這樣湯金釗考的第三名就被改為了第一名。第二年進京赴試,主考官讓湯金釗趕緊去拜謝和珅,這樣就可以高中三元了。湯金釗知道事情真相後非常吃驚,馬上以生病為藉口匆匆返回家鄉,並表示和珅在朝一天,他就永遠不進京城了。

到了嘉慶年間,和珅被懲處,湯金釗進京一舉考中進士,後歷任國史館總纂、國子監祭酒、内閣學士等顯職。

有一天,湯金釗乘車過宣武門,駕車的侍從不小心將路邊一賣菜老翁的菜碰倒了,菜撒了一地。老翁不知道裡面坐的是湯金釗,於是對駕車的侍從又打又罵,要他赔菜錢。湯金釗拉開簾子笑著説:「這值多少錢啊?我賠給你。」老翁要一貫,侍從説:「這只值幾文錢,這不是敲詐嗎?」老翁怒氣沖沖的説:「誰讓你碰到我的!」説著又要打罵。湯金釗笑著制止他,準備拿錢給他,可一摸自己身上分文沒有,於是讓老翁跟著一起回家中取錢,可老翁卻説:「要賠就在這裡賠。」湯金釗一時非常窘迫。

正在這時,南城兵馬司指揮過來了,他向湯金釗施禮後説:「這個小人讓我帶回去懲治就行了。」老翁一看不好,趕緊磕頭求饒。湯金釗對指揮説:「不必了,你借給我一貫錢就行了。」指揮想自己給老翁錢就行了,可老翁不同意,湯金釗拿過錢來親手給了老翁,老翁這才拜謝後走開。

湯金釗此時並沒有立即趕路,而是停下車來與這個指揮説了好一會兒話,直到老翁走遠看不到人影了,這才告別指揮上車離去。原來他是怕指揮再去找那個老翁的麻煩,他待人就是這麼寬恕。

湯金釗曾做江南主試,有一次巡视揚州,當時準備確定儀徵童試的題目,有學官問:「這個題目可以嗎?」有一位年老資深的學官大聲説道:「不可以。」湯金釗詢問他原因,老學官便説出了自己的理由,湯金釗聽後認為這非常有道理,於是便改了一下題目,再讓老學官過目,老學官看後不動聲色,湯金釗明白可能還有問題,於是又作了修改,再次給老學官看,老學官慢慢説道:「謹受教了。」湯金釗在下屬面前都能如此虚心,這令周圍的人都非常欽佩。

◎(附錄五)摘自《中國民間故事》:忍辱不較

清朝萬文敏公做尚書時,曾經在家中建築宅第,把大門建的高大寬敞。他的對門有一個旗人,居住的地方特別低矮狹窄,他因為妒嫉萬文敏公的住宅寬敞高大,好像自己受到了欺凌似的,每天到萬文敏公家的門前來辱罵。萬文敏公的兒子都想出去找他理論,萬文敏公便把几案搬到門前,自己坐在那裡擋住大門,然後告訴所有的家人:「只要是這個宅子裡的人就不准出去與人爭執。」

時間長了,對門的辱罵越來越放肆,又開始辱罵萬文敏公的子孫了,兒子們説:「到了道個地步還能忍嗎?」萬文敏公説道:「就當作他在罵別人,我們並不是他罵的那些人,這樣他就並沒有罵我們啊,這有甚麼不可以忍的呢?」

兒子們想想也是。就這樣,一場近在咫尺的爭鬥怨恨,因為萬文敏公的一時忍辱得以避免和化解。

其實,能「忍」並不是懦弱,而是真正富含智慧與慈悲的勇者象徵,是一種如海之深廣、如山之高明,寬容大度、有修養有德行的君子風範。

◎(附錄六)摘自《中國民間故事》:忍辱消禍

徐受天,是吳中閭門人。有一天,他在集市上遇到一個挑糞的人,挑糞人不小心將糞倒了他一身,徐受天想到挑糞為生的百姓窮苦,諒他也不可能賠他衣服鞋子,於是便忍辱準備離開。此時,挑糞人卻反而誣陷是徐受天將他撞翻的,對他又打又罵,徐受天掙脱後逃竄,挑糞人在後面追了一里多地,眾人都為他抱不平。徐受天狼狽的回到家中,換了衣服洗刷完畢,妻子兒女們也埋怨他,認為他遇到這種事是不祥之兆,徐受天也悶悶不樂。

到半夜時,徐受天忽然聽到外面有急促的叩門聲,於是開門查看,只見那挑糞人兇巴巴的站在他面前,徐受天説:「我沒讓你賠我衣服鞋子,你反而罵我,我一再忍辱避讓,這樣夠可以了,你為甚麼半夜又來找我呢?」

挑糞人説:「我與你前世有仇,白天因為你忍辱避讓,我的仇恨巳經消除了。現在我死了,家中非常貧困,無棺殮葬,如果你能殯我,那就會馬上化解了這段仇恨。如果你能周濟一下我的妻子,我一定會報答你的恩德的。」説著大哭起來。

原來道個挑糞人巳經在當天突然死亡了,徐受天非常害怕,但還是答應了他的要求。第二天,徐受天按挑糞人説的地址前去尋訪,果如像挑糞人説的,徐受天於是厚殮了他,並且給了他的兒子十兩銀子,讓他做點小買賣以贍養母親。

徐受天曾經將此事告訴別人,並説:「我當時如果逞一時之怒,沒有忍辱避讓,那麼那個挑糞者就一定會死在我的手上,那我早已經在刑場被上絞刑了。」

其實在修煉人看來,人遇到的甚麼事都不是偶然的,不是無緣無故的,如果遇到横逆之事,這很可能在前生前世你也這樣傷害過對方。所以,如果遇到横逆能夠多一些忍辱避讓,那麼很可能像故事中的徐受天那樣化解和躲避過更大的災禍。

◎(附錄七)巨富石崇的故事

石崇是晉朝南皮人,字季倫,受封安陽鄉侯,累遷侍中官位,出任荆州刺史,統領南蠻校尉,加封鷹揚將軍。由於利慾薰心,常藉權力貪墨,又在荆州劫奪航海商客,以致豪富。在河陽建築金谷園,園內有清涼台,室宇富麗堂皇,姬妾有百數十人,都穿五彩剌繡綢緞,佩帶上等金玉耳環,管絃樂器,都是當時名選。酒食盛饌,極盡水陸奇珍異味。又故意要和當時貴戚王愷、羊琇之輩交往,互以奢侈浮華矜誇;王愷用飴糖洗鍋,石崇則用蠟燭代柴。出行時,王愷以紫色綢緞作行幕,長四十里。石崇則用錦布作行幕,長五十里。均是用以屏敝風寒塵土。

晉武帝曾經踢王愷一棵三尺高的珊瑚樹,王愷取出向石崇炫耀。不料石崇以鐵如意,一下把它打碎,王愷聲色嚴属,非常氣憤,誤以為石崇是嫉妒他有寶物,未料石崇卻命令左右取出珊瑚樹,高三、四尺的就有六、七裸,如王愷一般大小的更多,王愷語塞,但心中猶不服氣。

石崇有寵妓名叫綠珠,姿色豔麗絕倫,孫秀私自愛慕,命人求石崇相送,石崇不許。孫秀懷恨在心,便捏造是非讒毁石崇,勸誘趙王倫偽託聖旨來殺石崇。綠珠聞知即跳樓殉節。拘捕官兵車載石崇到東市行刑,這時石崇已知內情,於是嘆道:「無恥奴才,貪圖我家財貨,竟然使出卑鄙手段。」拘捕官兵説:「既然知道由於財富受害,何不早將財產施捨,多做福國利民事業。」石崇無言以對,於是全家大小皆被殺害。

◎(附錄八)《民間故事》:大布施、小布施

古時候,本地有個萬財主,為人狡詐又視財如命。話説這一年他找了個長工,這人既不斤斤計較又不貪便宜,人稱張傻子。

張傻子年初剛來時,萬財主説給他一年的工錢折合一頭牛。從此,張傻子兢兢業業的幹活,任勞任怨,到年終時,找東家領工錢。萬財主昧了良心給張傻子一瓶油。

張傻子問:「不是要給一頭牛嗎?怎麼成了一瓶油?」萬財主雙眼一瞪,怒道:「明明是一瓶油,哪是一頭牛?」張傻子沒再堅持,拿起那瓶油出門而去。

等張傻子空手回來時,萬財主覺得奇怪,上前問道:「幹啥去了,給你的那瓶油呢?」張傻子平靜的回答:「我把它送到廟裡做了『大布施』。」只見那萬財主咧嘴大笑道:「臭美!每年我往廟裡送一車油,才是個『小布施』呢,你一瓶油會是『大布施』?騙人吧你!」萬財主根本不相信。

張傻子一本正經的説:「真的,我剛到廟門口,就聽裡面喊,送『大布施』的來了,上等好茶伺候──。」

萬財主這下信了,因為他每次去布施時,一到廟門前,就聽裡面喊,「送『小布施』的來了,茶水伺候──。」想到這裡,萬財主頓時火冒三丈,要到廟裡找人理論!

怒氣沖沖的萬財主趕到廟門前的時候,出乎意料的是,老和尚早已在廟門笑容滿面的迎接他了。他把滿腔怒氣一股腦撒向老和尚。老和尚見他發怒,只是手捻白色鬍鬚,微笑不語。待他訴完,老和尚便領他到襌堂淨室,讓他坐下,倒上一杯香茶,讓他消氣。他哪裡喝得下茶水,只是坐在那裡出悶氣。老和尚見他如此,便説道:「合上雙眼,我讓你消消氣。」

他白了老和尚一眼,合上雙眼,心想:「看你能耍啥花樣?」只覺得老和尚用手指頭在他雨眉中間點了一下,立時,一個奇異的景象映入腦海中。只見一座富麗堂皇的莊園,四周是一望無際的茂盛的糧田,莊園裡到處都有正在工作的衣著整齊的僕人。

金碧輝煌的大堂裡,坐著一位衣著華麗的男士,儼然一副大福大貴之相,定睛一瞧,竟然是他家長工張傻子!正在納悶呢,忽聽一陣吆喝聲傳來,聞聲尋去,發現聲音是從莊園角落的磨房裡傳出的。進到裡面,看到一個長工正在用鞭子抽打著一頭瘦得皮包骨的瞎眼驢拉磨呢。又發現那驢身上竟然有字!仔細一看,竟然是自己的名字!他大吃一驚,猛然睜開眼來……。

萬財主不解,忙問原由。老和尚沉思少許,説道:「人死了,在陽間生命結束後,都要輪迴的。輪迴的下一去處是什麼,完全由生前的所作所為決定。剛才看到的情景是你和張傻子的下一世,咳──只因你為了錢財不擇手段,淨幹損人利己的缺德事,如此下去,下世你將無法再轉生成人了,只能落入畜生道,轉個一直拉磨的瘦得皮包骨的並被抽打得瞎眼驢!」

他仍是不解,又問:「哪為啥張傻子,他一個長工,怎麼會當上大福大貴的員外呢?」

老和尚回道:「別看人家這世當長工做下人,可他不把吃虧當回事,一輩子積德,不損德。就拿你應給他一頭牛,你卻昧良心給他一瓶油,你説你幹的這是什麼事?雖然人家僅拿一瓶油來布施,可那是他的一年勞苦所得啊!你呢,雖説你每年送一車油來布施,可這僅是你巧取豪奪所得多少分之一呀!我給你唱成『小布施』,還頗犯難為呢。」

萬財主聽著聽著,身上驚出一身冷汗,忙問:「有何破解方法?」老和尚見他開竅了,微微一笑,「積德行善作好事,今生不得來世得,切記啊,好自為之!」

萬財主趕緊回去,找到張傻子,給了他一頭牛,又加一瓶油作為道歉。説來神奇,當天夜裡,萬財主做了個夢,夢見了在廟裡老和尚讓他看到的景象,在那莊園的磨房裡,依然是那頭身上有自己名字的瘦得皮包骨的瞎眼驢在吃力地拉磨,所不同的是旁邊沒有了那個抽打他的長工了。一夢醒來,他的心裡頓覺舒暢了許多。他發下重誓,決心痛改前非,重德行善,不負老和尚救渡之苦心!

不久,萬財主成了人見人誇、遠近聞名的大善人。於是,「小布施」和「大布施」的佳話流傳開來,一直流傳到現在,還盛傳不疲呢!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