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勒祖師的弘願,於未來世當為眾生作大皈依《彌勒下生經》
承蒙彌勒祖師的弘慈、恩典,白陽期的眾生得以求得大道,得道後只要秉持原心,老老實實做人做事,即是修道。
佛佛惟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
爾時世尊即伸右手,以摩彌勒菩薩摩訶薩頂《大寶積經》,彌勒祖師承接了釋迦佛的託付來辦這場三期普渡的重任。紅陽了道歸家去,轉到三陽彌勒尊《彌勒救苦真經》。老祖師真知灼見,瞭解末後眾生的苦難,來自於太多的誘惑而非不足。如何讓眾生在苦難當前時,如熱鍋上螞蟻般的眾生在極短間,喚醒良知良能,以般若真智慧超度迷航,不再流浪生死苦海。清靜經云:「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此五濁世界的眾生受了太多的聲惑色誘,搞得心也不靜,神也不寧了。因此傳下這令眾生易修易得殊勝三寶心法。然而,卻有人在得道之後,反問:就如此簡單,可以得到以前修行人費盡千辛萬苦,千里尋明師,萬里問口訣,十分不易獲得的至寶?實在是人在福中不知福。
以前有一位居士,聽人說到南海普陀山禮佛,可以得見觀音菩薩法相,於是前去南海普陀山 朝聖。到達數日,尋遍前山後山卻未得獲見,內心十分苦惱,心想也許是我誠心不夠無法感動菩薩。第二日天未明即起,四處找尋欲一睹佛顏,見一老婆婆在打掃庭院,趨前問道你是菩薩顯聖嗎?老婆婆說菩薩感念你如此誠心已到你家中,此人一聽忙問到菩薩是怎樣法相呈現呢?老婆婆說以老婦人相,披頭散髮,反穿背心,鞋履相左即是。此人急忙趕回家,到家已經半夜了,叩門甚急,門應聲而開,果見一老婦人披頭散髮,反穿背心,鞋履相左即跪下叩首。忽聞,兒呀!你回來了。抬頭一看是老娘親,方悟尋遍千山萬里,回頭寶在自家中。老祖師的慈訓,修道在日常生活當中,在自家中勿外尋。顏回夫子得此一善,拳拳服膺,居陋巷,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苦,回不改其樂,終修成聖賢。
張開第三隻眼睛
今日我們得到明師一指,得了一善是否也能像顏回夫子死守善道,終身不變志向呢?道在師傳,修在己。口傳心印了嗎?拳拳服膺實踐於生活了嗎?或者終日只求外在之不如人呢?孟子今有無名之指,屈而不伸,非疾痛害事也,若能使伸之者,則不遠秦楚之路。指之不若人,則知惡之;心之不若人,則不知惡;此之為不知類也。
彌勒祖師是以大肚寬容歡喜相來和眾生結緣的。這期修道也是以歡喜心來修道、來行道,只要盡人道,進而達天道。以中華固有文化,儒家孔孟思想傳統和五倫八德作為人道之根本,進而以五倫的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這五倫作為人與人之間相處之道。所謂修持,只需個人盡己本份好好去做,做先生的盡做先生的責任,做太太的盡做太太的責任,做子女的做好自己應做的工作,這樣家庭就和樂融融,在工作崗位上盡心做好份內工作,待人盡心,處事盡力。每個人在每一立足點上有不同身份、不同的事要做,社會的結合就是如此環環相扣。在孟子的盡心論中,是要人人皆能盡己心實行仁義合乎道與德,遵循倫理、義理不違仁道,社會崇尚仁風,爭執禍害也就減少了。
十幾年前,忠恕學院的開班是在先天道院
,由於附近街道狹窄很難停車,必須到濱江環道停車。有一次,吳漢義點傳師在倒車時,不慎碰到鄰車。當時,吳點傳師要趕去新店開會,於是在車上留了字條,告訴車主不小心將他的車碰傷,因有急事需離開,請車主打電話和他連絡,他願意賠償所有損失。過了幾天,車主打電話來給他,告訴他不要他賠償。車主說:現在社會沒有人像吳點傳師這樣還留字條道歉的,他很感動社會還有這股清流,所以不用賠償,只想知道他是做什麼的。後學常常看到,路上有一點小擦撞,兩車主就在路旁爭吵不休,甚至大打出手,這些紛爭應該是可以避免的。人與人的相處在於: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理直還要氣和,方能圓滿。浩瀚宇宙中的星球何其多,在人未研究發現星際軌道前,這些不變的軌道至今依然存在,數千萬年來它們所依循的是不易的真理。
給人生機會的福音
有一日和張學鵬學長閒談,張學長自己在生死邊緣遊走,對人生的富貴繁華也看透了。他說他往日商場上的好友,正當壯年時忽然一一往生。有一日驅車經過好友在阿凱迪亞所購置的豪宅,如今已易主,家人也已四散。他很慶幸自己的一場大病,讓他及時回頭,省悟不晚。佛說八萬四千法,為渡眾生八萬四千種心,若一心不亂,何法之有呢?
開南屏一脈宗風
與人為善,善與人同,世界大同,這是一貫道的世界宏觀。一貫道道長及老前人在早期的傳道時,受到外界的誤解為神秘宗教,鴨蛋教諸如此類的抹黑。經由時間證明、歷史見證、社會肯定,瞭解一貫道一直默默耕耘為社會、為家庭帶來淨化人心、祥和社會的功能。目前世界上充斥著種族的衝突,國與國間的衝突,人與人之間的衝突,彼此相互間不斷的批評攻擊,只是加深怨恨和仇視。唯有將「愛」真心的實踐在生活當中,並不停地去學習歷練,讓自我人格更成熟,多稱讚,少批評方能挽社稷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