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聖杰講師
問:
後學來自xx道場,求道自今已十年有餘,這其中雖然認真參與道場各項活動,總在熱鬧之餘有頗大的失落感,後學深覺在自我修持和體悟上無法更上層樓,上台傳題雖風評不錯,但下台的後學卻法喜全無,總覺自己台上台下心行不一,更增煩惱。
道場偶爾會排到經典課程,後學總藉故推辭,因後學雖然參積極參與道場,但對經典的了解卻僅只於研究班所學皮毛,平常並無進一步研習。後學不是相愿之人,不想台上一套台下一套,但又不想就這樣放棄了愿的機會。
請問講師二個問題,一是經典研究真有那麼重要嗎?二是駑頓如後學之輩,該如何在生活中落實經典呢?
答:
----------------------------------
雖云二問,實是三疑,後學不才,權且答之。
講師了愿,主在傳題接引,試想講給一個人聽也是講(渡人),講給一百個人聽也是講(傳題),若必要一對一的來成全,一百人就去掉半生時日,哪能再行其他餘事?有機緣能上台傳題,自當好好把握,傳好一堂講題,一次便渡了百眾,出力輕而成效大,這等方便善緣,豈可輕忽。
傳題也是講給自己聽,做不到才更要常常提醒,當下做不到,難道就不用講了嗎?更何況有些像是孝順,誰又敢說他做到一百分了呢?難道我們就不講孝道了嗎?孔子不也形容自己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我們是知其不可為而講之,校諸於孔夫子仍遜一階。
傳題也是傳道的一環,講師者,勸人以言,勸世以書,代天而宣,代師而化,豈可妄自菲薄!
總歸一句:勉而行之。
經典研究重要嗎?
陸九淵講「學苟知本,六經皆我注腳」,經典的可貴之處,不在於字句高妙,或情節動人,而在於它能成就研讀者的生命深度與人格修養,關鍵不在研讀那本經典,而在於研讀者本人。
孔子入太廟每事問,孟子必有事焉而勿忘,子路不貳過,聞過則喜,曾子三省吾身,經典上的聖賢昭示著他們如何處世如何對己如何應物,不讀經典豈不錯失明人指路的機緣。
再者,經典講的乃大是大非,大根大本之理,孔子言仁孟子道性善,乃中流柢柱,直接由經典入手,便可直截根源,透析正宗正脈的聖賢之道。若死守宋明迂儒教條,層境不高,便無法與時俱進,難以久遠。
如何落實經典?
論語所云修學次第:「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知而能行,方是實踐經典,知而不行,徒增糟粕。
經典的入手,首重背誦。
有人以為現今網路發達,何須花時間來背誦經典,這種作法豈不是與潮流反其道而行走退路。
但經典不是一般知識學問,而是人生指南的寶典,對於人性的體悟,往往在電光火石間忽有一得,腦中若無相應的經典字句,常常當面錯過,事後再尋,情境已過而悟境不可復得,若根性稍差者,只須數日便不復記憶,求寸進而不可得。
所以背誦是必要而且重要的,不必求多,若能一經一章熟爛於心,於修行當大有助益。
若有閒有時,不妨通背全經,若無空閒,則可熟記有感受的篇章,自能與生命常相感應。
其次,應有研讀筆記。
不同於科研考證有一定客觀的脈絡可循,經典善書,各家注解皆有異同,簡直到了人言人殊的地步,人言佛言,要知其所以然,所以不然,簡直無定論可言。
既無定論可依,只能依於自己胸中見地,自寫筆記,自家注解,便可引發自己真實的體悟來。只要經典字句熟透,諸家注解,看亦可不看亦可,學不貴多,有一見有益,便是自家珍寶。
讀經若有不解處,先略過不解,不知為不知,即是自悟自修,無須強作解人。
其三,應學而時習之。
詩云:日新又新。經典值得日日研讀,日得其益,若閒散人等,至少應三五年一讀,三年知進十年見高,玩索有味自能長樂。
尤其資訊發展迅速,更要存菁去蕪,於有得處更上層樓,於不相處再次戡考,他日忽然開朗,便可大機大用。
通經明典固然不是修辦之必須,但有經典作為依歸,則蕩蕩坦路一路直去,修辦豈不是如魚得水,更添實義更符道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