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鑌㜏、郭詩永點傳師主講、淨慈整理
有一富翁到一個城鎮,看到一座三層樓房,他覺得很不錯,就請主人讓他上去參觀。他爬上三樓看景觀很好,很開心,也想蓋一棟三層樓,就找了一位很有名的木匠替他蓋。木匠於是開始設計,挖地基,富翁阻止他,木匠說:「我們要先挖地基,再一樓一樓蓋上去。」富翁說:「我只要第三層。你蓋一、二樓做什麼?」於是他另外找人蓋,但實在找不到只會蓋第三層的人。這就是說,我們在求道以後,開始學道、行道、學作聖賢、作仙佛,不可能一天就成仙佛,一定要從基礎打起,一點一點的修持,才能達到仙佛的境界。
今天講「十五條佛規」,佛規也就是我們蓋房子的地基。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開班也有班規,每個地方都有一定的規矩。有人說:怎麼修道還要有規矩,這麼約束!可是只有適度的約束,我們才能夠成長。那些很有名的運動健將,要達到一個成功的境界,要接受多少的束縛,必須要非常努力鍛鍊身體,然後讓身體的肌肉慢慢成長,到一個程度他才有辦法成為一個頂級的運動家。如果是一個鋼琴家,每天要花多少時間在練琴?至少10個小時以上,必須受到束縛,有一定的彈法,一定的規定。修道也是一樣,這些基本的規定讓我們有方向依循。每一條佛規都有很深的涵意,我們要怎麼做,真的是不簡單,今天跟大家分享心得。
第一條「尊敬仙佛」
因為仙佛愛護眾生,發大慈大悲的大願,所以我們要學習仙佛的行誼,效法仙佛。我們一想到彌勒佛,就想到祂發大慈心;聽到觀音菩薩,就想到祂有大悲心;想到文殊菩薩,就知道祂有大智的心;說到普賢菩薩,就知道祂有大行,行願廣大。地藏菩薩,大家知道說祂曾經下過一個大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所以這些我們稱為菩薩、稱為仙佛的,就是有祂的大願、大行,所以才讓我們尊敬。要怎麼尊敬仙佛呢?就是要當作仙佛時時都在我們周圍,所以我們要處處謹言慎行,敬佛如佛在。在外要尊敬仙佛,在內要拜自性佛,讓我們的自性佛能夠光明,這才是真在修持。如果只是一味向外拜佛、求佛,自心沒有修養的話,就沒有辦法成佛,最重要的就是要內觀自在,專心修養自性佛,能夠改脾氣、去毛病,這就是修養自性佛的重點。
我們常常在佛堂都是非常的恭敬,但是出了佛堂以後,跟周遭的任何人相處,有時候就忘了要修自性佛,常常會發脾氣,產生一些不好的毛病。有一句話叫做「火燒功德林」,大家到佛堂聽課,然後修持自己(內德),在外面,要跟大家和平相處,為佛堂多做一些事情,度人,財施、法施、無畏施,各方面建功德,好不容易累積了一些功德。一出了佛堂,一個人不小心點一把火,就把我們的功德林全燒掉了。前一陣子,後學跟一個朋友在講話,講到後來就很生氣,因為朋友搧風點火:「對啊!你看他這樣就是不對!」我說:「就是啊!」越講越大聲,到後來我說:「我們同是修道人,下次如果我要燒我的功德林的時候,你不要拿火柴給我好嗎?你要幫忙滅火啊!火柴又拿給我,我忍不住一點,我就燒了。」大家要互相扶持,互相幫助,當有人想要燒他的功德林,好不容易累積了很多功德,千萬不要拿火柴,要拿水滅火。自性佛正光明的時候,火一燒,木頭的就燒掉了,如果是瓷的,燒了也變黑了,所以「火燒功德林」,一定要向內去求,而不是向外去拜佛,因為我們是在修道。
人常常愛生氣,生氣對人沒有什麼好處,遇到情況又很難控制,就是因為如此才要來佛堂學道,當我們聽到道理,回到家裡以後,到工作岡位上,遇到生氣的事情要說:「我千萬不要燒了我的功德林。」就會克制住,一個故事說:在古老的西藏,有一個人每次只要一跟人家起爭執,就跑回家,在他的房子四週圍繞三圈,他也很累了,就常常這樣做,村子裡的人都想說:這個人很奇怪,每次生氣,他也不跟人家對罵,就在他家外面跑三圈。結果這個人愈來愈有錢,地愈來愈大,他愈跑愈累,可是還是每次跑。直到有一天,他年紀大了,他生氣時就拿拐杖,拐拐……拐了三圈,他回來就喘息不行了,他孫子說:「爺爺啊!你為什麼每次一生氣就這樣跑,你已經走不動了,還這樣走三圈做什麼呢?」爺爺就說:「你不懂!」,「爺爺,你看!沒有人敢問你,你這麼有錢、有財、有勢,沒有人敢問你為什麼,你這麼老了,總該告訴我為什麼吧?」爺爺就說:「咳!我跟你講,在我年輕的時候,我很愛跟人家起爭執,有一天突然想到,我的房子這麼小,我又沒有成就,花時間去跟人家生氣做什麼?不如好好用心經營我的事業。」就把重心放在不跟人家爭執。慢慢的一生氣就跑,跑完氣消了,因為沒有跟人家起爭執,很圓融,繼續專心在他的工作上,沒有跟人家起惡緣,他的事業愈做愈大,愈做愈廣。現在做得這麼大,還是一有不高興,他就去走,孫子就說:「爺爺,我可以了解,你年輕的時候很生氣,跑三圈,可是你現在年紀大了,又這麼有錢,又為什麼去走三圈呢?」他說:「你不知道,我年輕的時候,去跑三圈,想說我已經什麼都沒有了,我還跟人家生氣,現在是發覺自己的地這麼大,走都走不完,我既然已經這麼有錢,這麼有財有勢,我跟人家生氣做什麼,對不對?」所以我們要把精力用在有用的事情上。
我們在修道,跟人家吵架的時候,會想說:唉呦!我們才疏學淺,道行還這麼淺,沒有什麼權利跟人家競爭、吵架,要趕快修養自己,要學做菩薩、聖賢。就像這富翁,已經擁有太多,沒有跟別人生氣的理由了,我們就是要向內去修。
尊敬仙佛不是在表面,我們去佛堂拜拜,這就是尊敬仙佛,要效法、學習仙佛的行誼、德行,重要的是往內修,有一天才會變成仙佛,這也是真正的尊敬仙佛。以前有一句偈語:「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爾心頭,人人識得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只要向自己的心,好好的去修自性佛的時候,終能成佛。
從前有一個流浪漢,他每天拿著一個缽,到處去跟人家化緣,跟人家要東西吃,有一天他死掉了,才發現流浪漢手上的破缽,其實是個千年古董,非常值錢,可是他卻不知道,只是拿值錢的古董缽到處去跟人家要東西。
我們人本身是否有一個值錢的古董呢?自性!當點傳師幫我們點開玄、得道,知道自性佛在哪的時候,一定要向自性佛去修,不要當做不知道有這個寶物,有一天當失去了才說:「唉呦!當我們擁有的時候,不懂得去珍惜!」
第二條「遵前提後」
我們在學道、辦道時,常講說:「前賢、點傳師是我們的前賢,哪些是我們的後學呢?」後進的人是我們的後學,其實真正的前跟後是:真正有德行,智慧夠高,言行一致能夠服眾,作為眾人標杆的,就是前賢,不在乎入道的先後、時間的早晚。如果說,我們還在學道、修道、辦道當中,這些都是後學,我們需要仙佛菩薩的真理指引,始能夠轉悟,都是後學。所以在道場上,我們常常遵從一些前賢,或是比我們早入道場的長輩,或點傳師們,我們都尊敬他們。
我們能夠低心下氣,包容一切,能夠「遵前提後」,唯有虛心學習,放下我執,才有辦法去向前賢學習,也才能夠提攜後學。以前有句話說:「有容乃大」,就是有能夠容量別人的心,肚量大能夠容納別人的心,才能夠去我執。以前有一個書生去廟裡向一位和尚說:「請問師父,什麼是道?」師父說:「來……請用茶。」就拿個杯子開始倒茶,然後就一直倒,水已經快要滿了還在倒,他說:「師父,師父,滿了,滿了。」結果師父說:「喔!滿啦?」師父說:「一個人如果沒有虛心,只是要滿滿的來找我的話,那我怎麼把真理給你!」因為書生像這個杯子一樣,都滿出來了,師父要再給他賜導道義的時候,跟本裝不進去,書生一直覺得自己很會讀書,想要去看看師父的程度怎麼樣,都滿出來了!故須要有容量才能容納別人,有謙虛的心才可能接受一些新事物、道理。
說到去我執,現在社會,大家都是「我」,我怎麼樣、這是我的東西、那是我的車子、我的房子、我的什麼,算算看十分鐘裡面很少一句話裡面沒有「我」的,很容易就是「我」,尤其在美國社會,那些小孩子在老師要問問題的時候,他們就說:「me me me,老師,我、我、我。」大家都是我,從小開始就是我,都以自己為中心,所以在西方社會,自我中心很強。我們現在要學習怎麼樣把我執去掉,才能夠包容別人,能夠有謙虛的心。「六祖壇經」裡面有一個故事:有一個法師,叫做法達,他每天固定的功課就是唸法華經,他想找六祖比較一下,結果他一看到六祖,就一邊跪拜。古代的拜法都是五體投地,頭要磕到地,他不是五體投地,他磕一半,然後看看六祖,六祖就說:「你是要來問法的,那你跪的時候,還沒有五體投地,沒有恭敬的心,平常是怎麼學道,怎麼修道的?」法達就說:「我平時都是在唸經典,法華經已經唸過三千遍了。」他很自負,因為法華經能夠唸三千遍要多少時間啊!他說:「我唸三千遍了,所以我相信我的程度很高。」六祖大師說:「你既使唸了一萬遍,你的心要是沒有了解道理,程度還是不夠。」他就講一些道理給法達聽,法達才了解說:既使唸了幾萬遍的經典,如果沒有去行的話,這些經典都不是功德,反而會讓我們起驕傲心、傲慢心。是因為法達唸了三千遍,他認為自己程度很高,所以看到六祖的時候,還瞄瞄他,看看:「你到什麼程度啊?」六祖就告訴他說:「如果你一直嘴巴用唸的,心裡沒有去了解,然後沒有去做,這些經典都是沒有用的。」
一貫道要學的,為什麼是無字真經,我們唸的是沒有字的經典、以心印心的經典,最重要的就是要去做,「做」比念經典還要重要,如果今天把所有的經典都念完了,這是知識,不是智慧。但是我們去走的時候,當這條道路腳踏實地去走的時候,突然就會生出妙智慧,這才是真正的功德,所以說:「念經要念無字經,念佛要念自性佛」。因為我們總是認為「我是最棒的」,但是唯有謙虛的心,才有辦法禮佛。
一貫道的禮節殊勝就是:我們叩頭,頭是人身體最重要的部份,能夠低身下去叩頭,這個就是一個謙虛的表現,有些人或許覺得自己很驕傲:為什麼要跟一個佛像叩頭?沒有意義!是不是真能放下身段去叩頭!這是一個禮的表現,也是謙虛的表現,點傳師領天命,代天宣化,還有前賢,不是在他的年齡,年輕還是年長,而是在他的修行、德行,我們尊重點傳師就是謙虛,以身作則,讓後進的人能夠看到,我們這樣尊敬點傳師,後學跟進,提攜後學,讓後學能夠看我們的表現。我們尊敬點傳師,自然後面的人就跟著尊敬點傳師;我們在家裡,要是父母很孝順爺爺奶奶,不用教小孩孝順,小孩子自然就很孝順,因為他看到父母的言行舉止;如果父母很不孝順爺爺奶奶,小孩子以後就是以這個態度來對待你,因為他看父母就是這樣,就有樣學樣。
「遵前提後」,遵:尊敬點傳師,提攜後學,看到點傳師要行禮問好,而不是前賢給我們方便,我們就隨便,道氣就不會生起,有恭敬的心,旁邊的人即使不認識也會想:這一定是有德行的人,人家才尊重他,道氣就會生發。真正「遵前提後」就是要學習放下我執及身段,而且要尊敬一切所有在周遭的人。
第三條「齋莊中正」
不只是頭髮、儀容、服裝都要很整齊,內心也要莊嚴。在外要注意儀容,我們雖然是修道人,修道人重樸素,但是不可以讓人看起來沒精神,大家都在社會上工作,即使是修道人,每天也要打扮得很整齊出去,不是要濃妝豔抹,但是一定要整整齊齊,這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給人印象:「這個修道人很有精神」,「這個修道人看起來身體健康」,「氣色很好」,而不是早期的修道人,我們在道場中每天穿黑色,白色的衣服,出門臉色也不是很健康,外人印象:「修道的人怎麼看起來都不太健康?氣色不太好?」我們要做到跟大家一樣,在社會裡面和而不流,跟社會「和」,但要讓大家看到我們氣質不一樣。
日本人很重視禮節,只要出門一定化妝,不化妝不敢出門,也不是隨隨便便穿衣服,在美國更是隨便,有時候夏天穿拖鞋就上超級市場去買東西,但日本人絕不是。後學有一個朋友從日本回來,她說她婆婆是日本人,在台灣,有時候在家裡做完事情要去對面超市買個東西,拖鞋穿著就過去了。她有一天家事做好後,要煮菜,少了醬油,趕快跑著出去,她婆婆說:「不可以出去!」她說:「怎麼了?」婆婆說:「你化個妝再出去!」「買醬油還要化妝?」婆婆說:「對啊!妳這樣出去,對人家是一種禮貌,人家看到妳這樣精神好,人家也會很開心!」她說:「婆婆妳化好妝了,請妳去買好了!」她想:「真麻煩!連出去買東西也要化妝,規定那麼多!」可是這是一個禮貌。
後學以前在跟同學相處,有一天大家知道說:妳吃素啊!妳修道啊!你們這條路好像不錯嘛!也沒有想像中這麼恐怖嘛!吃素的人是不是都應該看起來道貌岸然,沒有表情,臉色蒼白,黑白衣服,對不對?不是的,我們跟社會人一樣,要度人來求道,就不會讓人覺得很異類,不敢來跟我們修道,故說:「在外我們要整束儀容,在內,我們要正己正人。」也就是剛剛講的,要以身作則。有一個小孩子吃東西的時候很大聲,他吃飯就「嘖、嘖、嘖、嘖」,一邊吃一邊發出聲音,爸爸很不高興就說:「你怎麼搞的,吃飯這麼大聲,你知道什麼動物吃飯聲音最大?」孩子說:「小豬啊!」爸爸說:「小豬為什麼吃飯這麼大聲?」孩子就說:「爸爸又沒有教牠,牠就這麼大聲啊!」爸爸生氣地說不出話,因為小孩子講的也沒錯啊!我們在道場上也是一樣要以身作則,不用多講,孩子就會跟著我們走。在家裡也一樣,對小孩子有好的影響,孩子就會認為:「媽媽,妳自從去佛堂學習,回來以後,脾氣比較好了,不會常常罵我,這個佛堂不錯喔!」這個就是身教。
後學跟一些洋人在一起,有一次去上了一堂宗教課,他就跟後學抱怨:「我爸爸很討厭!」我說怎麼了?他說:「爸爸他每次都出去打麻將打到很晚,我們家每次都三缺一,我妹、我媽、還有我,我們四個人打麻將,我爸回來就罵我們,說不可以在家裡打麻將,我爸爸很奇怪!」所以要是「身正」,我們不用要求,大家就會跟著走;但是如果我們身不正,就像這位洋人的爸爸打麻將,回家還要求小孩不要打麻將,他雖然下了命令,沒有人會服從。這就是要「齋莊中正」,在外我們要整束儀容,在內我們要正己正人。
第四條「循規蹈距」
尊敬仙佛,遵前提後,齋莊中正,然後讓內在外在都端莊以後,就要循規蹈矩,就是照佛規去做,做人也是要照自己的應該要做的事情去做,規規矩矩的做,站在自己的崗位上,有一句話「素位而行」,我們處在那一個職位,就做好那個職位的責任,這就是「循規蹈矩」,譬如說:我是一個老闆,做好老闆的職責,照顧我的員工;我是家長,我是爸爸,就努力賺錢,把家、小孩子照顧好;媽媽做好媽媽的職責,先生做好先生的職位;太太做好太太,孩子就做好孩子的職責,要孝順父母,自己該念的書,這就是「循規蹈矩」。
不只是要做好外在的規矩,也要做好內在的規矩,內心的佛堂要修,佛規是外在讓我們約定怎麼樣去走好修行這條路,內在的佛規,就是我們的良心,要照著良心去做,要遵照佛規要領去做。
以前在元朝的時候,適逢戰亂,很多人在逃難中,跑到一個水果園,種了很多水梨,大家一看到水梨,拔了就吃,吃了很多很多,結果只有一個人「許級」坐在那裡沒有動,大家就說:「你趕快吃啊!反正這又沒有主人,幹嘛你不吃啊?」許級講了一句話:「梨無主,難道我的心也無主了?」果園有主人,沒有經過主人同意,他不隨便拿,拿就等於是偷。我們自己要有一個主宰,尤其在社會上,不要看別人,大家都這麼做啊!我也可以這麼做啊!不要看別人怎麼做,要看自己怎麼做!良心過得去過不去。
以前跟同學在一起,同學講了一個很有趣的笑話:「你知道豬是怎麼變成豬的嗎?」我說不知道。「以前有一個人要投胎,他走到一個地方看到很多岔路,就站在那裡說:『我到底該走那一條路?好多人喔!跟著很多人的地方一定對!』於是跟人多的地方去,結果就出世為豬,就是這樣變成豬的。意思是說:我們不能盲從,一定要自己有主宰;知道什麼是對的,應該去做,什麼是錯的,什麼不應該去做。有時候父母沒有教小孩子主宰,小孩子又沒有學習去把握自己的方向,現在在美國很多小孩子用毒品,為什麼?因為同學都說:「走啊!走啊!不錯哦!你用用看!」然後小孩也不懂好還是不好,用了以後就走上一條不歸路。我們一定要有自己的主宰,當你在任何地方,遇到每一個環境,要摸著良心,看這樣做對不對,不對的我們就不去做,對的我們才去做,不要說:「反正大家都這麼做!」這不一定是對的,我們要用智慧去看什麼是對的,所以要跟著良心走,不違背天理,循規蹈矩,才是真的循著規矩去做。
第五條「責任負起」
不管做什麼事都要有「責任心」,我們在家裡有責任,在工作上有責任,對自己的小孩有責任;求道以後對道場也有責任,有什麼責任呢?先天的責任就是要度盡原佛子,讓大家都能夠達本還源,能夠回歸理天,我們的責任就是淨化人心,促進大同,所以說:「把道的尊貴在人人的身上顯現出來」這就是我們的責任。讓大家看到修道的好處,道的可貴,如何度人,讓大家了解「道」,把「道」傳出去,讓眾生得到解救,「好東西要和好朋友分享」要跟人家分享時,人家不見得會認同,因為不了解而不認同你呀!故一定要把道的尊貴在我們自身上顯現出來,讓大家能夠了解,然後願意來求道,讓更多善的力量去改變整個社會。
不要在佛堂裡畢恭畢敬,回到家裡就隨隨便便;在佛堂修才是修,回家修不是修,其實道跟生活是一體的,我們不管在那裡都是修,一舉一動都是修,在道場大家搶著做:「這個無畏施有功德啊,趕快做!」,回到家就翹腳看報紙、懶得做,人道沒有做好,天道就不可能達到,這並不是真的修道。我們一定要完成使命,「負起責任的時候」,不管在什麼樣的境界,都要能夠有始有終。
有一個小沙彌的師父,有一天已經證得羅漢果,而且很有修養,具足他心通,你跟他在一起,你在想什麼他心裡都知道,(這要修到一個境界才做得到)。他有一天要下山,帶著徒弟說:走吧!我們下山辦事去,徒弟揹個包袱,就跟在師父後面走,走走走,突然想:「世界這麼大,眾生這麼多,大家還這麼苦地在這邊煎熬,我要像菩薩一樣發大慈大悲的心,解救所有的苦難眾生!」才發這個念頭,他師父就想到:唉呀!我的徒弟真是不得了,怎麼有這麼大的心啊!這比師父的心還大,他要救度所有的眾生,他就說:來來來,包袱給我,徒弟說:「做什麼?」「包袱給師父揹,你走前面!」徒弟想:「每次出門都是我揹包袱,怎麼這次他要揹,又叫我走前面?好吧!師父命令,我就走前面。」師父就在後面揹,覺得徒弟真是不得了!才走沒多久,看到地上有一灘水,徒弟看到裡面:哇!好多的螞蟻在裡面游來游去,成千上萬,徒弟說:「哇!世界這麼大,光這堆螞蟻我都救不了了,救眾生,我那有辦法!」師父說:「來來來!包袱給你,走後面!」徒弟想:「奇怪!師父怎麼了,一下叫我走前面,一下叫我走後面,也不講清楚,包袱丟來丟去的!」就問:「師父,到底怎麼回事?你怎麼一下叫我走前面,一下叫我走後面,一下你揹,一下我揹,我都糊塗了!」師父說:「你剛剛出門的時候,發了一個大慈大悲的愿,要解救所有苦難眾生,你這個愿之大,師父不及你,師父應該幫你揹,由你走前面,怎麼才沒多久,你又說:世界眾生之大,這堆螞蟻我都沒得救了,我哪能救眾生,你的大愿已經突然間沒有,就沒有師父道行高了,當然你就走後面揹包袱啊!」
所以初發心容易,但是當我們心發了,要保持下去就很難,發心以後,要保存住,繼續持續不斷地做,將來才有成佛的一天!所以,在我們發心後,遇到困境時,就不改初志,逆境時也不變信心;「逆考不怕順考怕」人性總會在逆境中求生存,但是在順境時,大家已經太享受了,忘了我是誰!所以不管是順境或逆境,要謹記自己的初發心,把責任負擔起來,把道傳出去,以身做則。
第六條「重聖輕凡」
身為一貫道弟子,做一個道親,有沒有按照師尊所訓勉我們成佛的規矩,做一個道親應有的規矩,佛規十五條我們有沒有每一天都在生活裡面遵循,互相勉勵?在一貫道裡面有很重要的修持法門,就是要密集的參班,讓自己的心不離道場,所以第六條叫做「重聖輕凡」,「聖」是仙佛,「凡」是凡人。「聖」是代天辦事,「凡」是為了自己所做的事。「聖」是聖人做的事,「凡」就是一般凡人做的事。一個人可以成聖、成凡,如果本著天心,本著良心去做事情,是為他人的,這叫做聖,如果只是讓欲望,無止盡地追求感官享受,然後很自私,這樣就是凡。一個人的心念在哪裡,心念在聖,就成為聖人,心念在凡,就成為一個凡人,聖跟凡其實是在一心之念而已。舉例:我們今天為了自己的回天之路,為了自性的解脫,這樣叫做聖,為了感官的享受去追逐,追求更多的社會的名、利、錢、財、聲望、地位、稱讚,這些是凡,因為它是有限的,這不是永恆的,我們從一個凡人到求完道成為一個修道人,最重要的就是從求道以後懂得超生了死,何謂超生了死?以前還沒有得道時,知道人有本性,可是還不知道靈魂在哪裡,也不知道原來這一條路就是靈魂來的路,叫做靈魂的大門,也不知道原來要回理天要走這條路,走這個大門出去才可以回理天,一直到求道那一天,點傳師明明白白告訴我們:今得此一指,跳出苦海淵,才知道這個路是我們靈魂該走的路。
我們本來有肉體,有各種感官,可是一直還不知道靈魂就住在這裡,靈魂住哪裡?靈魂住在玄關這個地方。眼睛是靈魂之窗,靈魂之門在哪裡?在玄關,靈魂進來的時候走大門為什麼出去的時候要跳窗戶呢?假設這個人過世時,他的靈魂從窗戶出去,跳眼睛出去,眼睛是張開的,下輩子變成鳥。我們如果對於眼睛的欲望追求特別厲害,喜歡看好看的東西,形形色色的霓紅燈,好看的東西,將來要走的時候,靈魂一定跳眼睛這個窗戶出去。
今天重聖輕凡,就是要重玄關,輕視六欲,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感覺、皮膚、身,還有我們的意念,這些叫做「六賊」,因為它把你的注意力偷走了。人本來是要學清、學靜,所以《清靜經》裡面講:「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這些讓我們能夠遣其心,能夠遣其欲。我們在道中最大的練習就是早上獻供,上手唸上清,下手唸下濁。什麼叫上清,什麼叫下濁。我們在講的時候,把聖和凡講清楚,能夠明明白白怎麼去修道。師尊告訴我們,今天修道人要對道多研究,對內多反省,對外少探求。修道是要學習講得非常淺,用得非常實在,這樣對生活的體驗才有幫助,如果讀了很多經典,讀了很多文字,可是不懂得怎麼去運用,修道就會變困難,會變成活字典,滿腹經綸,可是事實上對生活的體驗沒有幫助。所以每個人都能夠自己立一個志向:我如何實踐佛規十五條。以下後學對於「重聖輕凡」這一點想和各位做更深入的探討。
「聖」指的是仙佛;「凡」指的是凡人,「聖」指的是為他人所做的事,是利他的;「凡」指的是利己的。當我們一個個寫下來時,就會知道,自己應該把我們的時間、精神,去應用到重聖,如何能夠輕凡,這個是一個很重要的了解。比如說每天晚上八點鐘都有連續劇,不看好可惜,因為已經習慣看八點的連續劇,然後溫點傳師說初一、十五來參班,他說不行啊!我八點連續劇要看,我到你家吃飯可以,八點我就要走了,要看連續劇。今天參班是讓我們的本性提昇,能夠找到我們的靈魂之路,可是看連續劇是眼、耳、鼻、舌、身、意這六個賊,把我們的注意力提走,所以是凡的,因為看連續劇對於我們回天是沒有幫助的。有時間時,對於經典多研究,回來對內自己反省,這對自己能夠成為一個清靜的人,能夠回理天是有幫助的。讀經典、參班、到道親家裡做家訪、關心道親,這是聖,反之看電視、有人打電話來說三缺一、打麻將,有人約大家來看明牌,然後簽樂透,這是凡,因為它對我們的本性是沒有幫助的。
今天有一個人打電話來說我們去道親家裡做家訪,你說我沒有時間,我已經跟人家約好了要去看電影。那為什麼說做家訪對於提昇我們的自性有幫助,為什麼說看電影對提昇我們的自性沒有什麼幫助,因為我們今天去做家訪是把心念放在關心別人的身上,做完以後自己心裡覺得非常的踏實,看完電影以後只是多了一個對電影的記憶,讓我們的耳朵、眼睛得到一個感官上的享受,對自性的提昇是沒有幫助的,所以這樣子叫做凡,一樣是時間在應用,可是應用在不同的地方,對於我們提昇自己的修持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從前有一位先生說:本來有一艘船,這艘船非常大,平常要推都推不動他,因為船很重,那什麼時候船會很容易推呢?當下雨以後,漲水的時候,像毛一樣,輕輕一推就走了,有一個成語「水到渠成」。今天一貫道的修持,重聖輕凡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我們要透過密集的參班,透過密集的研讀經典,透過讓自己的心念隨時跟道親的心念掛在一起,我們自己的事情放旁邊,去關心我們所度的後學,你是他的引師、保師,就有責任要去關心他們,有一天看能不能回理天,因為我們今天度了這個人來求道,讓他知道靈魂之門在這裡,今天如果不懂得來參班,不能夠回理天,不是光好可惜,引保師也有一點責任。所以我們今天有機會引渡一個人來求道,還要不停地關心他。可能有的人會覺得說:「那個郭先生很煩,怎麼常常打電話叫我去上課」,可是不得不,因為後學有這個責任,後學今天帶這個班就要提醒、要鼓勵、要勉勵大家回來參班,因為我們都是同修,我們要一起回理天去當同學。
修道不容易,因為我們都有七情六欲,喜歡看好看的,聽好聽的,聞好香的香水,喜歡吃好吃的。所以有時候為了要吃一頓好吃的飯,開車半個小時去餐廳吃飯,然後說來佛堂參班,說好遠,油錢好貴,開車要開二十分鐘,好遠,這是不懂得重聖輕凡,今天如果重視口慾的時候,可能走的時候,靈魂從嘴巴出去,下輩子當魚,好可怕!今天回佛堂是常常把我們的本性,注意力能夠集中到玄關,所以孟子講:「雞犬放而知求,心放而不知求,哀哉。」孟子曰:雞和狗晚上跑出去了,沒有回家,趕快去找回來,東西掉了知道要拿回來,可是你的心掉了,不知道拿回來,心放出去了,沒有把它收回來,常常把我們的注意力都放在塵間的名、利、聲色的追逐,一直到了回佛堂又有機會讓我們忘掉塵世的煩惱,能夠回來修心養性,洗心滌慮,才能夠借假修真,一直到回到佛堂來才知道把心收回來,一出了佛堂,又忘記了,又馬上聲、色、犬、馬的追逐。我們的心在追逐這些感官的享受時,就是心放出去了,《清靜經》講得非常深,其實做得很簡單就是告訴我們要靜,今天在白陽期修道非常困難就是因為我們沒有出家,都回家有孩子要照顧,還有人要去上班、要賺錢,等一下開車出去要加油,口袋裡要有錢。因為生活上有需要所以必須要去追求所需要用的,可是常常心就這樣放出去了,不能夠把心收回來,重聖輕凡就是要常常把我們的心念放在玄關,如果對我們的永恆、百年回理天沒有幫助,那就是凡,不用太在乎它,可以輕輕地把它放下,如果對我們百年回理天有關係的,我們要重視它,所以今天讀聖賢書,是對本性有幫助的,我們要重視它,今天回到佛堂來參班,讓我們能夠明白回理天的路,明白做人的道理,要去重視它,今天能成為仙佛的路,這是重聖的路。
所以老前人告訴我們:「提起你的光明念頭」,才能夠讓我們的人生更加光明,要提起空靈的觀念,後學希望大家一起來想一想,在我們的人生,每個人的週遭生活裡面,什麼叫做聖事,什麼叫做凡事,大家可以寫一寫,想一想,每一天都去反省,有沒有把比較多的時間,放在提昇自己的靈性有幫助的地方,有沒有把比較多的時間,拿來關心道親,有沒有把自己的時間,放在儘量護持道場,能夠讓心念常常不離本性。所以,《六祖壇經》歸納起來只講了四句偈:「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人的本性本來是清清靜靜的,可是因為落到後天凡俗的社會裡面,所以有很多的慾望老前人常常講,心本來是直心,可是落到凡塵以後,便有很多的慾望。老前人常常說歪七扭八的心,就是我們的慾念變得非常重,造成我們心不得清靜,就不能回天,所以才會在六道輪迴,而不得超昇。我們是不是應該多親近道場,讓心念常常用在有用的地方,這是後學跟大家一起來共勉的,當然講的是比較容易,要去做到就不簡單。
以前在青少年班,他們講一個故事:去看馬戲團表演,都會看到很多的大象表演,大象不表演的時候會用繩子綁在一個木栓上,可是大象力量非常大,木栓其實是綁不住大象的,為什麼把大象綁在木栓上牠就不跑了呢?他說原來當牠還是小象的時候,就訓練小象不能亂跑,用一條繩子牽住鼻子,把牠綁在木栓上,小象想要跑但是力量不大,所以跑不掉,試了幾次跑不走,所以只要看到繩子綁在木栓上牠就不動,因為牠想再用力也沒用,當小象長大變成大象後,也不知道原來牠有力氣可以脫離木栓,還是被木栓鎖綁住。人也是一樣,常常被很多的形象所捆綁,什麼樣的形相呢?就是追逐更多的聲色犬馬、名利,然後讓自己的時間不斷地投入,以為自己永遠都是二十幾歲,三十幾歲,不知道其實自己年紀一天比一天大,已經來日無多了,不知道自己修道的日子,所剩無幾,再不趕快修道的話,回理天的日子其實不久了,還在人間不停地追求,這是被小時候對社會的期待,社會的制度所綑綁,好像綁小象的木栓一樣,我們被綁住就脫不了身,所以不懂得放下的時候,其實才是真正的自由,才能夠真正的擁有。今天如果不停地追求,一定會落在追逐感官的欲望,六欲所綑綁,唯有放下才能做到六欲不生,三毒消滅,這是不容易,但是也很容易,說不容易,是因為我們的心念隨時會有很多欲望牽引我們注意力。說很容易呢?是在道場有很多的班程,透過不同的密集參班,能夠不停地學習、放下,一直提昇自己的靈性,所以在這樣的練習過程中,一直做到重聖輕凡,不停地練習,能夠做到有一天像一艘很大的船,本來是推不動的,當水滿的時候,輕輕一推就走了。
所以希望能夠透過不停地參班,讓自己能夠做到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因為我們得了道以後,只要把自己的心念常常守住玄關這個地方,回去的時候,靈魂從玄關出去,就可以回理天。如果不懂得常常把心念守住玄關,一直讓欲望牽引,就變成忘了回天之路,很可惜。所以孔子說:「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一個人想要回理天一定要走大門,才能夠回理天,大門在玄關,我們每次回道院都會練習玄關、口訣、合同,我們每次回佛堂都會一起拜拜,拜拜都是手抱合同,叩在玄關,就是在練習三寶,不斷地練習非常的重要。後學一直鼓勵道親,有空就多回到佛堂來,若放出去就收不回來,很可惜,連回家的路都忘記了。
孔子跟學生曾參說:「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所以我們取做「一貫道」,吾道一以貫之,什麼叫做「一」,「一」就是玄關,「聖」,也是這個心。這個後天的心,像歪七扭八的心,因為他的欲望很重。我們在求完道講說是先天心,先天心在玄關,就是良心之所在。常說:「吾日三省吾身」,用良心做主人,靜的時候,把心靜下來,守在玄關就會發現自己有很大的智慧流露。後學就有這樣的體悟,當心很亂的時候,靜著守玄一下,發現很容易消除疲勞,很容易看見自己不對的地方,讓自己有改進的機會,不生氣。所以當自己各種貪心、嗔心、痴心發生的時候,要記得守玄,就能夠把無明化掉。一貫道告訴我們要守玄,用「一」(玄關)來貫穿它,時時刻刻,有生之年,把心神守在玄關,回去的時候,靈魂從玄關回去,其他的法門都是告訴我們,運用各種不同的方式讓我們把精神守在玄關處。
第七條「謙恭和藹」
第七條是「謙恭和藹」,表示一個修辦道者能夠虛懷若谷,很謙虛、很謙卑,因為「謙卑的人是有福的」,我們對人不但要有謙卑、恭敬的心,對事也要有「敬事」的心,所以能夠抱持低心下氣,下學而上達這樣學習的心,在做事的過程當中,就能處處逢著生機。「和藹」就是跟人家打成一片、相親相愛,因為「中」者是道之本,「和」者是道的達用,天地有溫和之氣,萬物就能夠欣欣向榮。同樣的道理,每一個人能夠和藹來對待人,一切的事情都在這當中成就,謙恭和藹對修辦道的人是一個很基本的涵養。
第八條「勿棄聖訓」
第八條是「勿棄聖訓」,人來到世間受到七情六慾的迷惘,透過聖賢所留下來的指示、經驗,作為我們的參考。透過些聖賢的經典、訓文等等,可以在修辦道整個理念中,時時修正自己,啟發自己的智慧,能夠遵循著聖訓、經典的提示,相信就能夠轉識成智。修道有了這樣的妙智慧,一定能夠徹始徹終,到最後完成。
對於聖訓,在這個時代,要透過智慧來做判斷,因為現今時代,有各種訓文,必須要用般若智慧作一明辨,有時候訓文到底是真正聖賢所提示我們的,還是由意識人心作祟的,這也是要附帶釐清的地方。
第九條「莫著形相」
第九條是「莫著形相」,修道都很清楚,一定要秉持道真、理真、天命真-此三真的真理來修道。「道」本來是無形無相的,在整個修道的過程中,要以真理為依歸,而不是放在外在的形形色色。因為外在的形相,究竟是有限的,也是一種苦空無常,如果執著了外在的種種形相,就會偏離了道的核心,所以對於修道,在自己本性當中能夠修得清清淨淨,在外在的形相上,用智慧眼來突破,能夠洞穿人生的真貌,才不會被形相所染著。因為形相常常造成我們的困擾,浪費我們的時間,舊有的形相讓我們沒有辦法發揮潛能,不能超越自己的生活,這是「莫著形相」。
另一方面,修道是不修天機道、不修顯化道、不修人情道,因為這一些都是變化無常,還是要直入心性的清淨,以真理為依歸。
第十條「手續必清」
第十條是「手續必清」,在修辦道的過程中,無論接洽任何事情,或者接觸到金錢等,都要「來清去明」。有一句話:「佛家一文錢,大如須彌山」,如果不清不楚的話,以後可能要披毛戴角還。所以佛家的一文錢是貴重的,必須要清清楚楚,公私分明,這是我們在辦公事,或是處理公家的錢財,必須要把握的。
再來就是做事情要很嚴謹,一是一,二是二,不能隨隨便便,馬馬虎虎。例如說今天來佛堂,一定要先參駕」參完駕就要面向點傳師:「點傳師,後學向您接駕。」這也是「手續必清」另一意義。
第十一條「出告反面」
第十一條是「出告反面」,在修道的過程中,是尊師重道,所以作什麼事情,不能自專。如果要出門,一定要先稟報長輩,回來了,要去面見長輩說:後學回來了!不要說出不知,回來也不知。去哪裡很清楚,回來長輩也曉得。就像每次我們要出門,就先到老母堂去辭駕,回來了,我們會參駕,這樣的意思,也是「出告反面」。尤其居家時,要去什麼地方,更要清楚的告訴父母,四書裡有一句話:「親在不遠遊,遊必有方」,這也是孝道的表現。出告反面,就是我們出門、回家都讓長輩很清楚,免得他們掛心。
第十二條「不亂系統」
第十二條是「不亂系統」,我們修道很注重金線,所以要遵守佛規禮節,我們都是一母之子、一師之徒,我們有道規,就像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所以在道場也有佛規禮節,我們不能亂。從引保師、點傳師、前輩,到師尊、師母,有一個很清楚的系統,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尤其現在時代,環境混亂的時候,如果不清楚的話,有時候會誤入歧途,所以我們能夠死守善道,能夠照著系統修道的話,就萬無一失了。
第十三條「愛惜公物」
第十三條是「愛惜公物」,我們在道場或公家的地方,都會用到公家的東西,這些東西都是來自於十方,大家發心所提供的,用到公家的東西,要把它當作是自己的東西來珍惜、愛護,而且物皆有主,我們在公家的地方,拿了東西,用完了也必定要歸回原位,好好的去珍惜,這也是因為地球的資源有限,修道的本懷,就是讓東西的生命能夠延長。我們發現以前前輩、前賢,對於東西的應用都很珍惜,比如說一張衛生紙,他可以用好幾次,公家的水等,都要去愛惜。能夠珍惜資源,等於是自己修福,因為愛惜這些東西、資源,也是愛惜自己的福分。所以也不只是公物,連自用東西也一樣要這樣的心。
第十四條「活潑應事」
第十四條是「活潑應事」,做事的過程中,我們要活潑應用,因為有時候各地方的人、事、物、環境背景不同,有時候要適度、適合當時的背景、因緣,這樣才不會礙事。比如在國內,有談到道場,衣冠都能夠很整齊,穿的衣服要有領有袖,在國內,大家都有這樣的認識。如果出國去辦道,因為當地的生活環境背景不同,氣候不同,有時候新道親不了解,來到道場衣著不當,那時候也要活潑應變,否則這個道親可能下次就不來了,所以在做事的過程中,有一定不變的原則,但是有時候在應對、進退、應事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權變之宜,看當時的環境、背景、因緣來活潑應用,才能夠成全眾生。
第十五條「謹言慎行」
第十五條是「謹言慎行」,修道在言語上要謹慎,有一句話:「心壞沒人知,口壞最厲害。」所以言語一出,就好像水銀洩地,不可再收拾,話不小心說出去,叫做「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很難再收回。所以話最好是不多說,因為天下很多事情,不是做壞了,都是說壞了;說話雖然看起來沒什麼,可是,說好,可以興邦;說不好,也一樣會喪失國家。同時,如果說溫馨的話,就好像冬天的太陽;如果說了不中用的話,就好像六月的雪霜。利害一點的話,不見鋼刀也會殺人,就是因為言語利害的關係。所以老前人提示我們:「要止語養氣。」止語養氣不只是能謹言,同時,口開氣便散,如果不多說話,能夠守中,守住我們的氣,能夠止語養氣,就能夠平心靜氣,就能夠寓理率氣,所以最後也能突破這個氣,達到理域。所以說話雖然好像小事情,但是它也是天大地大的大事情,所以有一句話:「口開能夠驚動天地鬼神」,因為我們上唇代表天,下唇代表地,上唇代表神,下唇代表鬼,所以口一動開,就驚動天地鬼神。所以我們修道過程中有清口茹素,清口茹素的真正意義,不只是戒殺不食眾生肉,在主要還是讓我們有真正的修養,進去的是很清淨的東西,出來的也是很清淨的言語,最清淨的言語就是無言,這是《道德經》裡面講:「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在修道的過程中,能夠不多說,就不要多說,默默而行,必須要說的時候,就一言必中,能夠代天宣化,替老師說話,這才是真正對於謹言的修養。
「慎行」,就是要謹慎我們的行為舉止,因為君子要慎行,尤其心念一開始發生的時候,就要謹慎,因為心念一啟動,如果沒有注意到,那行為很快就會顯現出來。所以修行,就是要很謹慎我們一腳一步,要步步為營。所以聖賢才提示我們,在人生過程中,要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敬慎我們的行為舉止,才不會耽誤我們的一生。所以古聖先賢在做人的過程中,就是能夠謹言慎行,最後能成就道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