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摘自《道化十方》一書(吳進雄著)
後學於民國六十七年參加全省學界法會後,回到南部家鄉,發心想渡後學的父母及親朋好友。
過年期間,後學決定要繼續吃素,並且渡父母求道,可是父母都聽不懂到道,也不願意聽,他們告訴後學說:「小孩子好好讀書就好,不要做一些有的沒有的。」大年初一那天,要拜祖先,我們家族不知從哪一代開始,都是以素菜祭拜祖先,父母親也不得而知。
後學家和舅舅家同住在一個三合院裏,那天早上,大家一起團聚祭拜祖先,香火鼎盛,後學的媽媽負責擲筊,跟祖先溝通,之前大概都擲一筊,擲二筊就可以燒金紙;可是那年,後學的媽媽連續擲五筊都是笑筊,按照數學之自然機率,也不可能連續五次都這樣。而且後學的媽媽幾十年來,擲筊常用的台詞都用光了,第一個就是說「高興來燒金」初一香火鼎盛,很多人都來拜拜,祖先高興來燒金,平常都是一擲筊就行了,現在竟然笑筊;後學的媽媽繼續第二筊「還是子孫沒來拜?」擲下去,又是笑筊;第三筊「還是嫌金紙太少?」擲下去又是笑筊,第四筊「還是菜煮得不夠豐盛?」擲下去又是笑筊;最後一句不問不行,「還是有什麼事情要發生,祖先回來點醒?」這句話要是有筊的話,就要問「是在點醒那一個人?」後學的媽媽及現場的人都很害怕,可是不擲筊不行啊,再擲下去,又是笑筊,還好沒事啊!糟糕的事,仍然沒有聖筊。
後學的媽媽苦惱著,接下來不曉得要跟祖先講什麼?此時,媽媽回頭看看後學,剛好那時後學在渡我的一位表弟,正在跟我表弟講道理,想帶他去求道。後學的媽媽就對後學說:「來,你來,奇怪呀,為什麼以前都擲一、二筊就可以燒金紙,今年連續擲五筊都是笑筊,到底是什麼原因?一定是你在外面做什麼事情。後學當下就跟媽媽講:「不然我來擲筊。」後學的媽媽說:「你一個小孩子也要擲筊哦?」後學說:「沒辦法,你都擲沒筊,都是笑筊,都沒辦法燒金,總不能讓大家都在旁邊等著呀!」後學那時候很有信心,因為在法會時仙佛講過,只要在世的親人求道在地府的祖先都可以另領一朵白蓮花,聽地藏古法講經說法,免受地獄之苦,如果在世的親人又能去開法會,地府的祖先可以到法會現場,聆聽講經說法,同沾法喜。
初一時,家裏香火鼎盛,所有親人都圍過來,後學雙手拿起筊說:祖先在上,是不是你的孫兒去求道開法會,你們很高興,所以就連續笑筊,表示高興。高興真高興。是不是點醒我,回來跟大家講,你們很高興,如果是這樣,你快充一個筊杯,以免大家煩惱。在場每一個人眼睛都睜得很大,想要知道答案。後學擲下去,哇!很穩的筊!後學接著說:有看到哦,祖先很高興,我求道確實是好的,祖先都高興。後學的媽媽就說:可以收了。後學說:且慢!我有話要跟祖先說講。媽媽說:你這個小孩子真多話。
後學接著說:「祖先在上,你們既然知道這個【道】這麼好,你們一定希望你們的子孫都去求道,對嗎?但是你們的子孫都是我的長輩、父母,我勸不動他們,我說的,他們都不聽,他們認為小孩子講話不算數。所以祖先你們最了解,也希望你們子孫都去求道,如果是這樣的話,趕快允一筊杯,我馬上帶他們去求道。」在場的每一個人眼睛睜得更大,後學擲下去又是一個筊杯,後學就跟長輩說:「有看到哦,祖先叫你們去求道,你們的長輩哦,不是我哦,你們要跟我去哦!」後學就租了卡車,也有自己駕箱型車,幾十位親戚朋友都在去求道。那時候佛堂講師說台西有一個學生帶了好幾十人去求道。
現在後學的親戚裏面,當講師也有,壇主也有,設了幾間家庭佛堂,也有公共佛堂的壇主,家裏也有齊家修道,父母也都清口茹素,這一切要不是天恩師德,老前人、前人大德,後學子孫與祖先陰陽兩隔,渺渺茫茫,那能有如此溝通的機會,更談不上祖先有靈,還能回來點化子孫,可見大道之尊貴。誠如仙佛慈悲:「一子成道,九玄七祖皆超生。」《孝經》:「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孝之終也。」可見修道、辦道,成道,才是對祖先盡最大的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