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聖杰講師
值清明連假,想起後學還在讀大學時,每年寒春暑假都會撥段時間去福山或天元佛院當義工,當時老前人還在世,偶爾會碰到老人家。
那時後學還曾去打掃過老人家的房間,我仔細算了一下,他老掛在櫃子內的衣服加一加總共只有六套,再加上幾件內衣,就沒有其他衣物了,可見老前人自奉甚儉。
福山和佛院都種了好多果樹,芒果、桑椹、荔枝、龍眼、橘子....,每到採收季節,義工們總是會把水果打包成一袋一袋的,有道親來老前人就吩咐我們送上幾包讓大家帶回去,有的前賢也很不客氣,一嚐水果甚甜,就整車滿載而去。
人來人去的,不到幾日滿山水果就被採光了,看著整月的辛勞一下化歸為零,當時年紀尚輕的後學,心中滿是惆悵,好像少掉了些什麼。
大概是這個表情給老前人看到了,就問後學後麼了,後學老實回答:「這些水果本來想說要留著,下次拿來獻供的...」。
老前人笑著對後學說:「這有什麼好難過的,你仔細想想看,這些水果原本只能在這裏獻供,現在可以結緣到全國各地方去,這不是更好嗎?」
老人家不經意脫口慈悲的這段話,卻讓後學的心頭,從當時直熱到現在。對啊!守著就只有自己享受,分享出去受益的人就多了,這不是更好嗎!
我們講辦道渡人,不是單單守著性理法門自修自煉,而是把好的適合現代人的修行方法分享出去,讓更多人能得到修道的利益,這概念不正就是老前人慈悲的讓更多人受益,修辦道也是一以貫之相通的。
我們常會有自己根深柢固的觀念,總認為事情應該怎麼做才對,應怎麼樣做才好,別人若不照辦不照做,嘴上說沒關係,心裏卻不快活,其實放開心胸轉個念頭,結果一定會比自己莫名的堅持來得好。即便按對方的做法最後結果差了點,但彼此也都學到了經驗,也利益了彼此,如老前人說的:「這不是更好嗎」。
附圖為彰化福山榮園大門口的「躋仙橋」,每回走過,總會想起老人家在門口揮手道別的情景!
後學 范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