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FB粉絲群: 彌勒書院粉絲群  FB社團: 彌勒辦公室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文章 - 一貫道弟子應有的認識

一貫道弟子應有的認識

《一》一貫道的由來

[日期:2016-11-23]   作者:慈聲橋 閱讀:

作者:慈聲橋

指當機實相明
通心性在眼前
體及用原不二
隨緣起本無為

《一》一貫道的由來

我們時常聽到有人批評一貫道的法統沒明朗,認為一貫道的法統是借他教的來應用,並且引用他們的經典。還有些人因為對一貫道法的內容不清楚,認為一貫道是新興的宗教。而一貫道的弟子,經由前輩介紹道統也是從釋迦佛傳至二十八代,再傳回東土,事實上,在道統方面有很多地方是無法獲得圓滿答案的,對〔一貫道〕的由來,身為一貫道弟子的咱們,卻必需要有正確的認知。

道無始無終

〔由來〕這名辭讓人聽後,很想知道〔一貫道〕是從什麼地方來?從〔事〕的方面而言,多數是根據天道道統表來介紹,但傳承的年代上並不能獲得圓滿的解答。而〔理〕的方面,則連〔道〕的名都非常名,又何需解說〔一貫道〕的由來呢?原因是道的本身,無所從來,無所從去,無始無終,不生不滅,無形無相,思之卽非,議之則差,語言文字是無法表達完全和清楚的。〔名可名,非常名〕,既落言語就無實義,說有〔由來〕就是因緣所生法,不是本自具有的〔道〕乃是超乎緣起緣滅的這個〔 〕,不能說從什麼地方來,從什麼地方去,不像〔事〕的方面,必定有個緣起,如一家公司一樣,必是由某某人開始創立的。〔一貫道〕的名也是強說出來的,那有什麼由來可說呢?〔道〕既然說是無始無終,無形無相的,那要如何說從何處開始,從何處結尾呢?試問這個〔 〕,何處是頭?何處是尾?何處結束?所以,應從〔理〕的方面去了解咱們師尊、師母一指當機時,離言說、絕思慮、體用如一,名為〔一貫〕,如此自然心裡有個底,就不會跟人爭辯、若咱們沒清楚其意義,則慢慢去會通這個現量境,不需用言說講解那麼多,若再解釋就沒完沒了。

過去釋佛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時,大家都不知所以,然唯有摩訶迦葉尊者,破顏微笑(微笑有微笑的道理,這個有待咱們好好去體會)。釋迦佛向迦葉尊者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而今師尊、師母一脈相傳下來,用香畫一個圈,點一點,到咱們的面前,而後叫咱門〔二目要回光〕,借由眼根去發現本來面目,和世尊拈花示眾的意義是一樣的。會上人天百萬,唯有迦葉尊者微笑會通,以心印心,了解世尊的意思,世尊知道迦葉尊者微笑會通以後,遂告曰:〔吾以正法眼藏,密付於汝,汝當護持,竝敕阿難,副貳傳化,無令斷絕〕,而說偈曰:〔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釋迦佛交待迦葉尊者是為初祖、阿難尊者為二祖,繼續法統,無令斷絕(這偈若能清楚,才不會執法,也不會毀法)。爾時世尊說是偈已,復告迦葉尊者:〔吾將金縷僧伽黎衣,傳付於汝,轉授補處,至慈氏佛出世,勿令朽壞〕。但是時代演變到六祖時,已不是為了法,而是以袈裟為做祖師的依據,故袈裟傳至六祖就沒再傳了。迦葉尊者是初祖,在印度傳至第二十八代達摩祖師,於梁武帝時,道運應於中土,達摩祖師東來,是為中土的初祖。中國禪宗一脈相傳至六祖,都是外傳袈裟以為法信,內傳法印,以契正心,內心一定要有證悟,外有袈裟以為憑,從世尊一直傳至六祖,因為法衣為爭端,所以,六祖以後,就沒傳袈裟。本來一脈相傳的宗祖,情形的演變就不一樣了,六祖歸空之後,由六祖得法的弟子,各立門戶,分為很多宗,如曹洞宗、溈仰宗、法眼宗、臨濟宗、雲門宗等,禪宗就分成很多的宗脈了。六祖當時是武則天在位,此時期是佛教在中最興盛的時期,而六祖的得法弟子,各立門戶,成為宗派之後,各顯其能傳遍各地。弟子各立門戶,雖沒傳法衣,但是修道的原則沒變,都以明心見性為宗旨,各宗派的繼承者,必須證悟本來面目,明心見性才有資格荷擔如來家業,繼續法統,這在傳燈錄記載的很清楚。
  
悟則無先後

師尊、師母在大陸時,十數年的時間要傳遍大陸各省,故當時只傳宗不傳教,因為時間很短,所以很多弟子都沒空研究經教,咱們在台灣的情形就不一樣,較有時間來研究經教。但是,研究經學若沒有人指導,對於師尊、師母的宗旨還是不能清楚,便會認為佛教的內容較豐富而羨慕佛教,此皆因對〔宗〕與〔教〕不明所致。假使對師尊、師母的一指妙法能清楚,就能知道各宗教闡教的意義,換句話說,一指的妙義,見自本心,是各宗教所要闡揚的主要目的。

道統幾千年來,雖然在時間和空間有差距,但在釋迦佛的時候開悟本性,和現在師尊、師母的時候開悟本性,是一樣的,這和時間是沒有關係的。所以,大家要認識,一貫道之道統,在〔理〕上,絕對沒有什麼疑問。譬如,說咱們的父母五十年前去高雄和咱們現在去高雄,時間雖有早晚,而其到達的目的地應該都是一樣的。釋迦佛的年代和現在的年代,雖是不一樣,但達到的應該是一樣的,在釋迦佛時,開悟不為早,在師尊、師母時,領悟也不為晚,因為這個〔 〕是超越時間和空間的,只要能體會,就沒有早晚的差別。本性是無始無終,無名無相,假使能直下承擔,能離言體會的話,就不會去懷疑中間過程的法統問題,法統的主要目的是啟信,讓修道人瞭解師師相承無有差別。如能一指當下承擔,則對於〔一貫道〕是怎麼來的,就不是很重要的事情,重要的是自己會通了師尊、師母所傳的沒有?咱們的本心本性若沒領會,則抱著佛腳亦是沒有用。在咱們師尊師母身旁人員唯多,但不一定都能了解師尊、師母之心意。所以咱們若無法體會本心本性單執著法統也是毫無意義。如果學人在法統上,強要去追根究底的話,想想釋迦佛的師父是誰?七佛只是代表性,真正地說,釋迦佛是睹明星而開悟,佛史的記載就是如此,一直推究,還是不能找出結果來,在佛史上也沒有記載誰傳給釋迦佛。就如孔子的師父又是誰?誰傳給老子?又是誰傳給基督?你若要追根究底,是追不出所以然來的。譬如說,人是從那裡來的?從父母一直往前推,還是找不出一個答案的。雖基督教說是上帝塑造一個泥人而來的,可是這種答案你滿意嗎?科學家說是猴子變的,你滿意嗎?猴子無論如何變,最初的根源,又是從何而來呢?實際上是很簡單的,若以學理來說,最初是從陰陽來,萬物是從陰陽所造化,而陰陽是從太極來,太極從無極來,追到最後就是道,道體是無形無相,其顯用則以天地為形相,而道是入乎天地的。咱們修學目的,是要能體會師尊、師母所傳的一指妙法。一貫道的弟子常說:〔道是至尊至貴〕。〔道和教是不一樣〕,但這都是用講的,若不了解〔一貫道〕的真義,就無法體悟其中道理。其領悟是從師尊、師母傳道當機的一指處領悟一念也無之本來〔心態〕,其實證亦是依此一指之現量境,無有生死、對待、分別、是非... ...之本心給予保任,修道下手、了手的功夫當下都教咱們了。師尊、師母的一指妙法,可以說是完成五教聖人經教上未能完成的事情,讓咱們省很多力氣,由此方可了解道的貴氣,要不然,很多人以為點了之後,身體在歸空時會軟軟就是道的尊貴,事實上,這還未真正顯出道的貴氣。如果能了解師尊師母是直示心源,而一切萬法自心本有,因此,也就不會質疑一貫道為何沒有經典,許多疑問就可以自己解決了。
  
得無所得

所謂〔得道〕,也是對迷者的一種方便說法,因昔迷而今能覺此心,故方便說〔得〕。咱們的本性是不生不滅的,本無所失,故亦無所謂得,假使有所得,則會有所失,〔得失〕僅是迷悟的代名詞。若執著有所得,那麼,以身得嗎?若身得的話,身是一部工具,會壞的,無常的。若以心得,心是無形無相,故也不可說是心得。是以性得嗎?性是每個人的本源,若是得了才有性的話,沒得道的人,難道就沒有本性嗎?性是咱們的本源,沒有形相,是空性,不能以空而另得空。咱們的本性就是佛性,就是天真佛,不可以佛再得佛。咱們本來就是道,不能以道再得道。因為自性本來具足,若再得個什麼,自性就不能說本來具足了。若執著有所得的話,則是謗師尊、師母,師尊、師母豈會拿什麼給咱們呢?咱們又得什麼呢?若說無所得,則亦謗師尊、師母所傳的法。這個〔 〕無所謂〔得〕或〔無所得〕,師尊、師母好比點燃的蠟燭來引咱們未燃的蠟燭,意思是說,咱們的本性尚未發現,師尊、師母當機一指的時候,讓咱們發現自己本來現成的良知良能。如此說起來,不是師尊、師母給的,故不能說是〔得〕,但沒給咱們指時,咱們無法發現,亦不能說是〔無所得〕,故不能不承認這個法。也就是師尊、師母當機一指之助緣,讓咱們迴光返照,當下了悟本來具足,一切現成並非再得到什麼。

如果對於宗乘、禪的方面有所研究的話,也許能夠幫助我們體會師尊、師母的一指妙法,否則,一時要想了解其寶貴和殊勝是不容易的。為了提升咱們一貫道法的尊貴,有賴咱們的努力,要不然,現在一貫道和其他宗教差別又在何處呢?又有什麼地方值得咱們稱呼為至尊至貴呢?雖然一貫道弟子沾天恩師德的光,保咱們無恙萬八年,但更重要的是自己要從師尊、師母的一指妙法去參悟、實證,以符合〔大能超生了死〕之言義,也才能明白咱們一貫道法的至尊至貴。所以,舉例身得、心得、性得是要提醒執名〔得道〕而未實參意義的人。若能體會,雖得而無所得,於當機下智性自然然而然現量。譬如,儒家孔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參曰:〔唯〕。這是自然的反應,如開車變檔,一踏就能契機,當下就能體會的,不需另外再用言語去說明的。說〔有得〕和〔無所得〕都是兩頭話,與本性無關,〔有得〕和〔無所得〕都是權宜的,有言說無實義,皆是隨緣對治法。 
  
佛性超越有無

當時釋迦佛在菩提樹下,睹明星開悟之後,靜坐思惟,若不說法,則眾生沒有出期的機會,若說法,則眾生執著語言文字而死在語言文字輪盤裡。譬如說,眾生若有佛性,是謗佛法僧,若沒佛性,同樣是謗佛法僧,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咱們的性非有非無。過去有人問趙州老和尚:〔狗有沒有佛性?〕他有兩種答法,一個答,有一個答無,看問的人當時的著是什麼,然後有佛性或沒佛性,其實,咱們的佛性是超出有和無。若執狗沒佛性,連螞蟻都有了,狗怎麼會沒有呢?若執有佛性,那為何狗不能成佛呢?譬如一棵桃樹,未生桃子時,雖有等於沒有,你不能說有,但有一天生了桃子,你不能說沒有。佛性本身不屬於有或無,假使說有說無,都是謗佛法僧。若說眾生有佛性,則成執著謗、增益謗。若說眾生沒佛性,則成虛妄謗、減損謗。若說眾生的佛性亦有亦無,則成戲論。若說眾生佛性非有非無,也是沒實際。所以,釋迦佛在菩提樹下,思考很久,最後,凡是說法,講到那裡就破執到那裡,就是不要讓人執著經句。故上乘法是無法可說,只是破執罷了,這要自己慢慢去體會的。咱們師尊、師母。也不例外,當機一指,可以指破歷劫來的迷昧,但了則自了,悟則自悟,不是師尊、師母可替咱們了,可替咱們悟,體會自心本性乃是靠自己發現,是自己的事情。眾生未悟時,有雖是有,但不能發生作用,如蠟燭未點燃時,師尊師母一指給咱們助緣,點燃心燈之後,則與已燃者完全沒有差別,故師尊師母之一指可以打破歷劫的迷津,這個理若能清楚,就知道法統沒有間斷。像過去歷史上,三武之滅佛及秦始皇之焚書坑儒,有形相的雖被破壞,但此心是沒辦法斷絕的,故禪宗一脈〔以心傳心〕,便能延綿不絕。在六祖壇經中五祖開示六祖云:〔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卽名丈夫、天人師、佛。〕又云:〔自古佛佛惟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故咱們了悟本心之後,就與老子、孔子、世尊、祖師們相接,如不能清楚則雖在其身邊亦如千里之遙,能有此認知,自然不會執著分別教相的法統由來。

咱們對師尊、師母的宗旨若能清楚,自然對於教和法統的意義能清楚,就能隨機隨緣來解釋這些事情。古德云:〔路有千萬條,近遠要知曉,迷者十萬八千里,悟者一步超〕。卽心卽佛,能指引咱們的心性就是法,無論儒道釋,講解的方式雖不一樣,但皆是為了指引咱們的心性,名辭不一樣,其實目的是一樣的。如此,才不會執法統是如何,或執佛法是由釋迦佛來的。咱們要了解有人類時,就有一貫,就有佛法,不是因為某一位聖人佛祖講解時,才有佛法。所以,從〔理〕的方面來說,〔一貫道〕的由來,就是從師尊師母直指的這個〔 〕來的,大家要好好體悟其中妙理。 
  
一脈相傳

從〔事〕的方面而言,坊間有很多有關一貫道由來之書籍,但一般皆依道統圖解,天道道統圖下方列出中國較有名,得道的聖者,但也包括基督和穆罕默德。依道義講解,分為青陽、紅陽、白陽,在上古時代沒有歷史的考據,分成子會開天,丑會闢地,寅會生人,前面是七佛治世,接著是三佛收圓。天地的造化是一萬零八百年開氣天,亦要一萬零八百年造象天,地球就是其中之一,接著是一萬零八百年,原靈降世的時代。原靈降世之後,就是治世,卯會開始七佛治世,譬如,在南方赤愛佛六千年,北方生育佛四千八百年,兩者亦是一萬零八百年,接著是甲三春、酉長庚、空谷神、龍野氏、繼天佛,這是七佛治世。之後是伏羲氏掌五百年,接著燃燈佛、釋迦佛和彌勒佛,這是三佛收圓。七佛治世和三佛收圓的最後一位佛是彌勒佛,所以,咱們早晚獻香時,默唸〔南無阿彌十佛天元〕,就是指皈依最後的彌勒佛。彌勒佛以後,午會已過去,午會以前屬陽,接著是未會,未會以後屬陰,天運如此,人亦是如此,乾道漸少,坤道漸多,這是應運的關係,自然而然的。到了申會是原靈收回,接著是象天的混沌時期,將來象天的混沌現象,雖不能令我們完全相信,但也不能不信,因為在很多的高山上發現了貝殼,由此可知地球是滄海桑田經過很大變化過的。將來天火、地火、人火也將漸大,這可從以前的雨水很多,現在雨水漸少得到證明。將來原靈先收回之後,慢慢地球壞掉,氣天也會變化,因為氣天會變化,所以,氣天仙要求道,才能躲劫。(請參閱附錄一)至亥會時,是還無的時代,也就是混沌的時代,一萬零八百年,天地分不清楚。等到氣又足的時候,又開始子會開天,丑會闢地,又再來一個循環。這可從咱們身上得到證明,天是一大天,人是一小天,當人們白天忙了一天,晚上的時間就得休息,明天元氣充足,則又開始新的一天,由此可證明天地之理,完全沒有虛假。

道統開始,由伏羲氏,體悟天地陰陽造化之道理,一劃開天而作先天八卦,以闡明天地間生生不息,奧妙之源,繼而由神農氏,黃帝,至堯帝、舜帝、禹、湯、文王、武王、周公、道統傳至老子,接著是孔子,顏回、子思、孟子、然後儒道中絕,道運應在西方,印度的釋迦佛。由此再傳至第二十八代祖師達摩東來,此卽老水還潮,因道統是從中國傳至西方,最後再回中國。由達摩祖師傳給神光二祖、僧璨三祖、道信四祖、弘忍五祖、慧能六祖。釋迦佛一脈相傳,傳到六祖慧能祖師以前,天命都在廟寺的出家人,但六祖以後,道傳火宅,也就是一般百姓人家,就如偈所言:〔釋迦從此絕宗風,儒家得法至道通,日後三期開普渡,正心誠意合中庸〕。接著傳至七祖白祖馬祖,羅祖為八祖、九祖黃祖,十祖吳祖、十一祖何祖、十二祖袁祖、十三祖徐祖楊祖,十四祖姚祖、姚祖之後就是開普渡收圓,接著是十五祖王覺一夫子,至十六代祖劉清虛,紅陽期至此已滿,白陽應運。以前青陽期以青為大,拜蓮葉,紅陽期以紅為大,拜蓮花,白陽期以白為大,拜蓮藕。再傳至十七代路祖,是為白陽初祖,十八代祖師尊、師母辦三曹普渡、萬法歸一、萬教收圓。由上古時代沒有文字,沒有宗教,然後隨著時運轉變、進入文明,變成有經教,是由一本散萬殊,再來白陽期則變成所有的宗教歸本還源,漸歸本來自然樸素,萬殊歸一本,萬法歸一,這就是物極必反,天地的定律。若有人問,有關於道統接續的問題,譬如,年代不一樣,地方不一樣,但為什麼道統卻能連在一起呢?這可以拿一個實際的例子來參考,譬如粽子和漢堡的背景不同,但皆能達到一樣的目的,是治餓的,不管是印度或中國,二者雖混一起,但宗教的目的都是一樣相通的。這一脈相傳的道統,一代傳一代,雖是沒看到,但卻不得不信,譬如,咱們不曾看過曾祖父,但咱們卻無法否認其存在,要不然,咱們姓氏的根據又從何而來呢?但更重要的是咱們要去了解修學的目的要做什麼?宗旨是要做什麼?並不是要知道法統如何正確的傳承,咱們才能夠修。將來一定有人會提這些問題來挑剔,但咱們心裡要有個底,他用什麼心問,咱們就用什麼心去應對。道統雖是這樣一直傳下去,但〔道〕是無形無相,故文獻是無法考證的,釋迦佛也說:〔教外別傳,不立文字,實相無相〕,咱們師尊、師母繼續道統傳道,只是傳本來這個〔 〕而已,當然就沒有文獻可參考了。 
  
宗不立文字

咱們知道一貫法門的傳道方式是屬於宗法,見性法門,是當機直示本來,不立文字,故也就沒有形相言語可依據考察,因為有形相就必然是有生有滅,就不是道,就不是原本的,原本就是如此,不是生而有之的,咱們一定要有此基本的認識。所以,師尊、師母只指點我們本心,而一切萬法自心本有,故沒留經典給咱們,假使一貫道還有經典,則和〔教是一樣了,不能稱得起是〔道〕。

道在青陽期以前也沒有經典,在生活上,只是隨本能的反應,以本心為主去做事,同樣的,在最後老祖師收圓時,也會萬教歸一,都皈於一心。當老祖師出來時,在佛教的立場是世尊再世,基督教的立場是基督再世,在儒家的立場是孔子再世,在道家的立場是老子再世,在回教的立場是穆罕默德再世,咱們的老祖師在任何宗教,都會被認為是其教主再出世,同時俱備五教的道理,因為,不管是講儒、講道、講經,同樣都是由心性發用出來的,雖五教聖人在世的時代和環境不完全一樣,但唯一的本心,卻是相同的,故若能找到此相同的,則雖是時代和環境不一樣,但所做的事情,辦出來的宗旨都會是一樣的。譬如說,佛教是萬法歸一,儒家是執中貫一,道家是抱元守一,基督是默禱親一,回教是清真還一,都是以〔一〕為主,〔一〕是道的代表,咱們的老祖師有這種能力,以各宗教的立場去講解。事實上,不必說到老祖師,咱們研究五教的經書之後,就知道各教闡教的目的思想和理想都是一樣,雖然說法不一樣,但根本都是一樣的。由此,咱們知道老祖師出來時,必以本心本性處事,而沒有什麼宗教的名辭,誠如最先是沒宗教變成有宗教,最後是有宗教又歸回沒宗教,因為有形的身體無法大同,唯有心才能大同。為什麼心才能大同呢?譬如,當吃鹹時,大家同樣覺得鹹,當一位小孩跌倒時,大家也會去拉起來,這是大家相同的,也不必教的。故師尊、師母就傳咱們相同的良心本性,不需再傳什麼,咱們若能清楚,則能做得了主。當每個人都能以良心本性做主的話,也就不需要法律,因為訂了法律,人還是會走法律的漏洞。譬如,過去的人雖沒有秤,卻不會偷斤兩,而現在的人講的話都還不算數,必需再蓋個章,再這樣下去,最後會連蓋章都沒有用的。所以,師尊、師母什麼都不用,只傳咱們根本的良心,讓大家都依良心來做事,良心是本能,是不用學的。譬如,過去文明未開化時,沒人教要孝順,難道他們就不會孝順了嗎?而現代人雖一再教卻不一定會孝順。

至於道統是如何接?天命是如何交待?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的,不過真理卻都是一樣的,五教聖人或會通〔道〕的人,都能默契,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雖無法可說,卻都是一致的。譬如,某種東西,你有吃過,我也有吃過,你了解我也了解,雖說不出來,但卻能共同默契的,所以,這種道理是有點神秘,並不是用一般方式可解析的。今天主要是說明〔一貫道〕的由來,因為,一貫道弟子一般都很單純,所能考據的資料又少,被人一問就啞口無言,被說咱們的道統是不倫不類的,信心便會動搖,所以,必須對此有所了解,就如員工,對自己的公司是如何成立的?董事長是誰?生產什麼產品?必須知道一樣。目前雖有些人在毀謗一貫道,但如果真正了解〔一貫〕意義的大修行人,是絕對不敢毀謗的。因為五教聖人都是在闡明一貫,所有的經典也都在證明一貫,今日咱們也是因師尊、師母的一指妙法直示心源,才讓我們有信心共同來參考的。 

是法平等無高低,一貫普傳應時機;
心為道場勤覺惺,方便無礙彌勒行。
【文章目錄】
第1頁:《一》一貫道的由來 第2頁:《二》一貫道的殊勝
第3頁:《三》一貫道的道義 第4頁:《四》一貫道與教的差別
第5頁:《五》一貫道應負宗教收圓使命 第6頁:《附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