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FB粉絲群: 彌勒書院粉絲群  FB社團: 彌勒辦公室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文章 - Chang同修的三寶體悟 (一) 三寶的頓悟

Chang同修的三寶體悟 (一) 三寶的頓悟

[日期:2016-11-01]   作者:Chang 閱讀:

感謝Chang前賢將他的三寶體驗和大家分享。

Chang用三寶的過程很特別,是自己因為失眠而心血來潮用三寶,發現很有效便開始常用三寶,後來為了找用三寶的依據,而在道中訓文中找到許多仙佛鼓勵並教導道親用三寶的訓文。

之後才看到後學的「三寶修持講義」,所以他用三寶完全不是從後學書上得到的訊息,而是自己的經驗和來自仙佛的訊息。他在三寶上下功夫的程度令人驚嘆。


三寶的頓悟          Chang

後學才疏學淺,才回佛堂二年半,修道三年而已,不會講什麼道理,只是講講後學的體會與前賢作個分享。

後學在十八年前,大一時求道,求道後有發心在道場兩年,後來覺得修道太困難,聽道理覺得講的太高調了,沒有用、做不到,沒有耐性就離開了,甚至阻礙媽媽修道回佛堂,不客氣的跟媽媽說修道沒用,不用再修了。

後學媽媽其實根基非凡,非常喜歡拜佛,雖讀經典不懂也喜歡讀,因此後學斷送了媽媽十多年的慧命,真是不孝。當時後學對仙佛沒有概念,後來確實很相信仙佛,相信前賢很慈悲,還記得前賢到後學家來成全要我們家回佛堂時,後學心中知道前賢要說什麼,而虛偽應對,但心裡卻很厭惡前賢,後學當時對前賢真不敬。

後來當兵後不適應環境,還得憂鬱症,每天都想自殺(可能是後學有著處女座的所有缺點的個性,現在想來當時因為沒有修道,真的被天譴雷誅了,良心誅)。

之後工作了,工作壓力很大,都睡不好,每天上床後兩個小時才能睡著,工作精神不好。三年前睡覺時無意中不小心用了三寶(幸好三寶還記得),當手抱合同在胸前,心中默念真經意守玄關,一下子就睡覺了。

結果早上起來精神飽滿,覺得用三寶不錯,結果從此就開啟了後學用三寶之路(即使在廁所從刷牙洗臉都默念真經意守玄關),走路時也走一步默念一次真經,直到近三個月後頓悟發生了。

1、癡的頓悟:

其實後學從小就是個超級漫畫迷、卡通迷(像日本人一樣)、武俠小說迷,常常下班就到小說店報到,休假回家也借許多漫畫卡通熬夜來看,後來還看到少女漫畫(因少男漫畫都被後學看完了,有些書甚至都看了幾好遍),後學相信後學從小所看過的漫畫小說冊數無法計數,因不用花腦筋,看的時間花太多了,到達廢寢忘食的地步。而且後學還迷網路遊戲,休假後到早上六點睡覺,下午兩三點幾床,這與時下年輕人是相同。

但在後學用了三寶三個月後,其實已發現看漫畫會產生很多妄念的,熱血沸騰情緒澎湃,雖心中感覺暫時不舒服,不過因是興趣所以就不管它。但一次坐車回家時是打算一回家就立刻借一堆漫畫來看,無意間看到了隨身攜帶的太上清靜經中:「眾生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即著萬物,常沈苦海,永失真道。」

後學這時才嚇了一跳,後學已有求道怎麼可以有妄念再輪迴呢?當下就瞬間頓悟放下,回家後把後學所收集的漫畫小說上網拍賣,所得到的金錢轉向明德出版社買善書經典來看,而且從此不再上網與看電視(除上一貫道網站,或吃飯看新聞除外)。

試問現今沈迷網路遊戲的年輕人,可以用教化如佛經向他們勸說不再沈迷嗎?這是不可能的,以上後學的轉變,打死後學都不相信後學會這樣子做,這是後學從小的興趣,不可能會放棄的,但居然不出三個月就做到了,沒有任何教化,只用三寶而已。

2、嗔的頓悟:

其實後學個性算溫和,平時不易與別人起爭執,但唯獨對一個人,就是後學父親,後學以前非常討厭並痛恨父親(平時也常唆使媽媽離婚算了,後學實在是非常不孝),父親退休了,後學工作了錢也不拿回家,所以父親常說後學是個不孝子,白養你了,所以常與父親口角。

後學幾年前父親曾生過一場大病膽結石引發胰臟炎,後來好了但不能吃油膩的食物,約三年前父親沒有錢了要去做遠洋船員一年來賺錢,當後學回來一聽到父親下週就要上船了,若依以前後學個性一定與父親口角,一定會罵:「你想去送死啊!讓你自生自滅好了」,這種話後學是會說出口的。

但是後學用三寶、守玄超過三個月了,當時由於心中清靜,心裏沒由來的覺得父親此去將是絕別,以後再也見不到父親了,當下良心顯現痛哭流啼,立即下跪懺悔請父親不要前往,否則就長跪不起,兒子願將所有所存的錢給父親使用,並請父親原諒兒子從小的不孝。

父親是第一次看到後學這樣,也嚇到了,連忙叫後學起來再說,並且說已經答應船公司老板了,有簽約沒有辦法否則要賠錢,後學就說:「那我就打電話跟你老板說。」結果後來後學向船公司老板請求了一個小時,那老板最後稱讚後學一聲:「難得你有這樣的孝心,不多見了」,結果船公司老板就同意父親毀約不需賠錢,另外找人。這是後學嗔的頓悟,沒有任何的道理教化,只不過只有用三寶而已。

3、貪的頓悟:

因為後學是工程師,在這離開佛堂十多年來,平時也有研究如何做股票,曾經花三年時間至圖書館看了五十多本做股票的書,還自己花不少時間研究寫程式解析(後學感覺算是有點精通了),因為覺得不做股票,錢放在銀行就會變薄了?

雖然後學放下了痴與嗔,但之前的股票還在,勉強自己也要關心一下,而且剛好股票線型機會一到,後學又投入了六十萬(媽媽勸後學也沒有聽),結果不小心踏到地雷股,瞬間大賠了三百萬。

但此時後學瞬間居然覺得很高興,想著賠光最好,從此不再看股票了,真正徹底放下貪念。後學這時才想到,這是濟 公 老師考驗後學的,藉此機會讓後學放下貪念。

因此後學也奉勸有做股票的道親,千萬不要做股票了,連持有也不要,不要以為作作投資沒有關係,因為這會讓我們產生許多妄念牽纏,而有得失心,離道更遠了。真正會做股票的需像讀書一樣要花很多時間研究才能賺錢(一般散戶就是不讀股票的書,聽聽名嘴與小道消息,故八成都賠錢的,但即使讀書也沒用,富貴是命中註定的)。

因我們歲月有限,研究經典渡人成全人都來不及了,沒有多餘的時間,真正要知足常樂。後學能放下貪,一樣繼續只有用三寶。

4、渡人的頓悟:

因為後學雖對貪、嗔、痴頓悟後(其實還沒回佛堂),對渡人望而卻步,不敢渡人,因個性問題,而且後學講話結巴結巴的(現在就不會了)。

但後來後學一位同事為憂鬱症所苦,後學在公司當聽到他常常去醫院治療的消息後(因為用三寶守玄,心中較平靜),瞬間一股慈悲心油然而生,立即跑就去現場找他,當面跟他說:「我有一法可以治療你的憂鬱症,看你晚上有空的話,去你家向你說明。」結果當天就至他家跟他講了一個半小時(後學不會講道理,只是講後學用三寶的體會請他參考而已),就是請他求道得三寶,用三寶來治他的憂鬱症,經二個月後他才同意求道了。

當時因後學覺得三寶對後學的心,治的伏伏貼貼的,不會胡思亂想,覺得應該也可以治療他的憂鬱症(註:現在經過郭經理的三寶修持科學印證腦波產生α波,就有治憂鬱症的效果了。)之後後學就每天去同事家渡人,渡到後來公司內的同事看到後學就躲,雖然如此,但後學渡人的風聲有傳出去,也有好幾位心中很苦的同事,主動找後學求道的。

5、憂患的頓悟:

當後學用三寶後,因心中的妄念與執著漸漸經由頓悟而減少時,至少去除九成以上(但還是很多),總有一些會被外在的事物影響了心境,又會煩惱了(其實是被濟 公 老師出考試卷,出考題來考驗,因我們火候不夠)。

舉一例,前年,後學公司要到大陸發展,要派遣員工至大陸三年,當時就風聲遙傳找後學,後學當時很恐懼,憂心要去三年,離開父母太遠怎麼辦?(註:如果是用三寶以前就無此問題了,因為不孝所以覺得能遠離父母是更好),而且剛回道場修辦,要中斷三年嗎?

因此心裏就想換工作,但年紀大了又擔心找不到工作,即使找到了薪水一定遠遠低於目前的薪水的,而且已經渡的同事怎麼辦,還沒有成全?本來是清靜心,經此一來,就不斷地擔憂煩惱了,每隔不到半小時就妄想憂心一次:「往後該怎麼辦啊!」,

守玄有守不住的現象了(其實是火候不夠)?但不到一分鐘內就知道妄念了,就提醒自己「繼續守玄」,晚上再用三寶靜坐調心時,不出三秒就很容易地想出今天的錯事,就向老母,濟 公 老師心中表白說:「報告老母、老師,今天孩兒弟子為此事妄想,記不是很清楚次數,估計大約有二十次左右,請老母老師原諒」,然後就繼續用三寶調心存養至十分鐘。

日復一日,從每天擔憂的二十次,十五次,十次,五次,至三次以下時,後學就需另反省是否還有其他的妄念與言行舉止作不好的地方(想辦法要湊出三件錯事,仙佛白話訓教的),一直到後學後來沒有就此事妄想反省了,因此就改反省其他的三件事。

大約經過不到三個月,突然無意中看到了一句話就頓悟放下了,覺悟出為什麼要擔憂呢?所謂聽天由命,一切自有上天的安排,老母、老師會作最好的安排,想到隨遇而安何必擔憂,即使離職也一定可以找到工作(如服務業等),絕對餓不死的,絕對可養活父母的(想想非洲飢民,我們實在很幸福),因此心中一片祥和,真的安心了。

結果後學公司廠長,果然在三個月後就私下找後學去詢問意願了,後學就簡單說:「家庭因素」,結果廠長勸了一個小時說:「每個人都有家庭因素,而且你還未結婚,可外面闖一闖來學習,而且台灣公司將來會遷移到大陸去,你此去發展更好」。其實後學不去就是不忠了,因此後學就說:「實因個人家庭因素,因我長期在外工作偶而休假時回家是我可以接受的限度,但怕我不去影響公司威信,我想過了就與公司好聚好散好了」(心裏想這就沒有忠不忠的問題),結果廠長聽到了立即改口說:「沒關係,公司還需要你,你繼續好好在台灣努力」(註:隔天廠長還送後學禮物說是老板看重你,要送你的,其實老板不認識我,廠長是怕後學真的離職了)。

認真看來,也許目前公司要用後學所以加以安撫,若十年後的話,若公司裁員,鐵定後學是第一個被裁的,雖可能中年失業,但後學心中坦然完全不再恐懼,反而心中還想躍躍愈試,想試試看後學的火候如何呢?其實後學所領悟的「聽天由命,隨遇而安」這句話,雖道場上常常聽到這些道理,但只是聽過,知卻沒有體會,此次才算由心中真正的體會覺悟了。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