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FB粉絲群: 彌勒書院粉絲群  FB社團: 彌勒辦公室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文章 - 如何開口渡人

如何開口渡人

[日期:2017-05-20]   作者:范聖杰講師 閱讀:

如何開口渡人

問:一下范講師,要如何渡人?要怎麼開口?我常常掌握不住渡人的時機?

答:

首先謝謝你提出這個好問題,因為這個問題很重要。

當然有人說他只要一談到渡人時,就會心慌到不知如何開口。其實消除開口障礙最好的方式,就是改變自己的談吐和態度。

如何渡人

給有心要渡人的一個良心建議,要渡人要先學會「少說話」。少說話不是「不」說話,而是要學如何把話說的少,又把話說的好。

要渡人,首先不是要練口才或道學,而是要會聆聽,或換個名詞,叫度量。

善於聽話,能讓對方暢所欲言,你自然就能得到對方的認同。在渡人時口才太好,展現過多道學知識,常常不是加分,反而讓人求道意願低落。說話平實簡單讓別人聽的懂,比賣弄自己有學問更能讓人接受。

首先我們要讓自己變成願意聆聽他人意見和想法的人,佛法上叫「隨順眾生」。能聽懂別人在想什麼?在講什麼?渡人就成功一大半了。

再換個方向來講,學會問話,或是提對的問題,也是讓對方開口的好方法。渡人比較像傳球,有來有往才是最好的方式。

渡人時,不要一副對方一定要求道的口氣或態度,講話不要一直以自己為主體,我們白陽期渡人畢竟不是在廟堂或佛寺內,道的尊貴,不是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就能彰顯。渡人要無我相,先放下自己,多聽聽對方的想法。

曾經有次讀經班課後和家長聊到家庭經營,那位家長淘淘不絕的說: 「我認為. .」,「我的. . . 」「我喜歡. . . 」「我覺的. . . 」「我有空. . . 」,講了十幾分鐘都是再談他自己。後學很不客氣的對他說: 「很遺憾,你沒有妻子兒女」,他大吃一驚的說: 「他們都好好的啊! 」我說: 「那你談家庭怎麼都沒談到太太和子女」,開口閉口都是以「我」為中心的人,往往令人感到無味和反感。

不要獨霸所有聊天談話的時間,也不要把話題集中在自己身上,這都是渡人要注意的地方。

尤其對方在講話時,不要粗魯的打斷人家,這樣是非常沒禮貌的。不要插話,不要急著做結論,不要急著下評斷,不然對方肯定不會有好感。

能聽進別人想法的人,自己必定是一個有思想有見地,而且性格謙虛的人。對人最大的尊重就是認真聽他說些什麼,只要能做到這一點,對方通常也會樂於求道,無論你的「道」講的如何。

開口的內容

我們常常以為開口一定要「出口成章」才能吸引人,這是錯誤的。大家固然喜歡聽奇蹟顯化、奇人軼事,但我們其實也很喜歡談日常生活,像是運動、電影、新聞、學校、展覧、旅遊..等,關鍵是雙方都有興趣的話題即可。

我們應具備廣泛多元的知識,但並不用精通所有的知識,我們不懂的部份,讓對方說就好了。

後學常去我家附近理髮,這家店生意興隆,我常在等待理髮的空檔,和店長聊天,問他經營的訣竅。店長客氣的說: 「因為我們的理髮師很會和客人聊天的緣故」。原來,店長買了許多雜誌和報刊,從八卦類到財經類都有,店內還有網路可上網,店長規定所有員工在開店前一定要閱讀最近的書刊,每天有新的話題可以和客戶聊天。店長說只要能和顧客聊他們有興趣的話題,客人自然就會再度上門。

培養廣泛的興趣,是知識和人緣的根本,渡人亦不例外。另外,要用討論的心態來渡人,而非彼此對立的立場,才會有比較好的結果。

良藥順口,忠言悅耳

「良藥往往苦口,忠言常常逆耳」,這句話我從根本上不認同。藥若苦到人家不願意吃了,藥效再好也是沒用。再好的建議,若人家連聽都聽不進去了,還談什麼給他幫助。

如果良藥可以順口,忠言可以悅耳,那不是更好嗎!想一下什麼樣的人給我們建議,即便措辭嚴厲了點,我們也能接受? 而我們不能接受的又是如何?

多數人並非不能接受批評,而是我們傷了人家的自尊而不自知。

對方如果了解我們,又和我們立場相同,他們給的建議,我們不但能接受,而且還會衷心感謝他,因為他了解我們。這種人給我們無論是建議或批評,總能讓我們更有力量。

曾經有道親語重心長的對我說: 「范講師,我有沒有和你談過佛堂的人事問題吧! 我們佛堂. . .」我趕快拍拍他的手說: 「我正要因為你沒做過這樣的事而大大的感謝你」。他一聽我這麼說就不好意思再談下去了。

大姑前人曾慈悲:「心誠、色溫、氣和、辭婉,最動人」,這是渡人的前提。

渡人,要先了解對方,就像良藥外面的糖衣,然後開一帖順口良藥給他,相信悅耳的忠言永遠都佔上風的。開口渡人,要多講一些正面肯定的話,一旦意見不同,要給對方建議,記得包上糖衣再說。

渡人的時機

我們應該在對方想聽你講話的時間內,把你要說的話講完。

選擇對的時間開口渡人,可以增加成功的機率。比方說利用聚餐時渡人,吃完飯後開口渡人的成功機率大過用餐前,因為吃飯後,情緒較穩定,容易溝通的緣故。

把握時機也和一般能力一樣,是可以訓練和培養出來的。還有像是:面對一個人,可以慢慢的來談;面對一群人,要有條理分明的來談。這個部份,還是要靠經驗才行。

道場上有人強調渡人,要準備各種成全包、渡人包、書籍,連家訪時間和談話內容都要先訓練演練過才行,像多打市話、直接拜訪. . ,各種渡人成全人的話術團康活動都有人教。這些其實都不錯,不過運用巧妙全在一心,過度強調技巧,渡人就變得太虛偽了。平時談吐,就要有積極的談話內容,時而柔和時而激昂,才打的動人心,不是只有要渡人時,才表現出一副修道人的樣貌。

良善的天性要比機巧更能打動人心。想要渡人的人,若能時時展現笑容,擁有自信,快樂而大方,能文能武,大家都願意和你聊天談心,那還怕渡不到人嗎?

活佛老師慈悲:
渡人應存三多:多尊重、多傾聽、多付出
成全人者應抱持四好:好感恩、好歡喜、好自然、好珍惜

後學 范聖杰講師

打印